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新闻>正文

美国对华强硬政策,皆出自华裔之手,背后并非单纯爱国教育缺失

时间:2020-07-25 09:54:09    来源:中青视点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最近,《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在微博爆料,美国对华强硬政策的背后黑手,皆来自于一位美籍华裔余茂春,这位1962年出生于重庆,17岁考入南开大学历史专业,毕业后的1985年,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是中国最早一批去美国留学的历史系学生,并留在了美国。



如今的他,在美国海军学院任职,承担起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幕僚工作,为他制定各种强硬遏制中国的决策,也正因如此,很多美国官员称他为“国宝”,认为他对中国有着百科全书般的认识。

也正因如此,让网友陷入了强烈的愤怒之中,一百多年前,《海国图志》的作者魏源曾经在书中说过:“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国外的先进之处,来应对国外的入侵,如今的余茂春,则是将从小培养自己的国家竖为敌人,着实可恨。

但是,事实上,如今的余茂春已经成为了美国人,虽然是华人,但和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他所效忠的是美国,自然就成为了我们的敌人。
那么,现在我们就聊聊,余茂春的悲剧到底是单纯爱国教育的缺失,还是我们成长路上的阵痛?



1、历史上看,新旧交替,车轮逆转

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这块被欧洲国家视为无主之地的北美大陆,吸引了来自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殖民者,他们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地,并一次次残酷镇压和压缩印第安人的生存空间,最终形成今日的美国。

作为纯移民国家,早期美国各州之间的矛盾重重,各自为战,随着英国政府不断尝试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最终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也正是从此时开始,为了集合各州之间散漫且相互冲突的法律、法规,美国确定了联邦制,既最大限度保持了一个独立、完整国家的需求,也给予了下属各州充足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美国国家的向心力经过一次次的斗争,逐渐形成了如今的美国。

远在太平洋另一面的我们,从炎黄文明开始,到如今的盛世,则经历了五千年的积淀,虽然几经坎坷,有过高潮,也有过低谷,但相对于其他几个文明古国来说,历史从未中断,也从未有外来文明能够割断历史的进程。



事实上,从历史上来说,中国虽然处在四战之地,但是由于王朝相对于周边国家所具备的强大优势,几乎没有被外国欺侮。当然,也正是我们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我们也并非好战之国,一向只是为了更好的保境安民,方成今日之盛世,这也奠定了今日我们的“永不称霸”的治国理念。
对此,邓小平在1974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候,曾经就此对外有过非常清晰的解读:“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同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一样具有相似的苦难经历,面临共同的问题和任务。中国把坚决同第三世界国家一起为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而斗争,看作是自己神圣的国际义务。中国坚决站在第三世界国家一边,而且永远不称霸。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
事实上没经过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包括军事在内的综合国家,在世界均位居前列,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正因此,被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美国美国空军部长戴夫·戈德芬将军曾经声称:“尽管俄罗斯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国家,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中国实际上比俄罗斯更加危险。”相同的话,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也不断提及。



无论我们多么不愿意承认和面对,美国始终深陷在“修昔底德陷阱”之中,无法自拔,也正因如此,成就了美国现有的霸权主义政策,通过二战之后,将世界划分为三大战略区,部署在世界各地的军事基地高达374个,在中国周边更是形成了铁桶般的围堵之势,更是在太平洋上,构建了三条岛链,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圆环。

显然,对于美国来说,霸权主义的思维始终难以抹去,时刻都在提防着可能威胁自我地位的国家和地区,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潜在“对抗和冲突”。

可是,世界的趋势和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却使得世界成为了地球村,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与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外来的文化、价值理念也对我们的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让我们和美国之间形成了错综符合的“合作与对抗”。

从中美两国历史上看,我们属于古老的国家,美国属于新兴大国,但是,由于特殊原因,这种状况出现了反转,如今美国成为了世界唯一超级大国,我们则成为了新兴快速成长的大国。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是时代的追赶者,也是新世界的创造者。



2、文化上看,不缺乏爱国的基因,却难敌文化输入

正如我们上面所讲,新旧总是相对而言,如今我们身为时代追赶者,改革开放之后,经过四十二年的发展,我们的综合国力已经位居前列,成为了金字塔顶端的极少数国家之一,可是,也为我们带来了成长的阵痛。

事实上,我们并非是一个缺乏爱国教育的国家,历史上的诗词歌赋,能人战将数不胜数,他们从文化和个人的言行,践行着“为国效力”的誓言,也努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们从小也正是浸染在这种文化的熏陶里,可谓深入骨髓,实在说不上缺少爱国的基因和教育,正如很多人年少人所曾拥有的当兵梦想。
余茂春的悲剧,也并非仅仅源于爱国教育的缺失,事实上更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一种不和谐的阵痛。



为何如此说呢?事实上,谈到文化输入,大部分人很容易想到战争殖民,却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和平时期的文化输入方式—商业。
我们想要更快的发展,就要融入世界,与世界合作而非对抗,可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们拖欠了太多的东西,需要追赶,可这也为外来文化输入提供了土壤。

从根本上来说,余茂春所在1985年,我们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落后很多,很多人思维中存在着外国月亮更圆的想法,从经济和很多科技方面来说,是客观现实,正是基于此,促成了公派留学生的诞生。

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时表示:“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要妥善安排。这个政策不能变。告诉他们,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我们大踏步追赶的四十年,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我们出国留学人数达到264万,留学回国人数达到109万,归国率41.3%。

本质上来说,出国留学属于个人自由,可是,谁又不能不希望所有的留学生回国建设自己的国家呢,但现实却是残酷的。

这种残酷性并非是爱国教育所能弥补,时至今日,很多人的想法中仍然是“外国的月亮更圆”,千方百计送孩子出国学习,千方百计拿到美国绿卡,留在美国,正如电视剧《三十而已》的“太太圈”,到处弥漫着学习西式贵族的氛围,也弥漫着出国留学的自豪感。



这种状况,显然和我们本身的文化价值体系格格不入,须知一百多年前的清朝还视国外如蛮夷,如今却视之如甘霖,对国外文化的认同感要强于国内。

可以预料的是,这种“留学生”现象现在不会停止,以后更不会停止,这更像是我们国家成长路上所必须要经历的阵痛,想要千锤百炼,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长为世界当之无愧的强国、大国,这是我们作为世界追赶者,所必须经历的叛逆性阵痛。



总结:

事实上,如今的余茂春我们已经没必要将其视为华裔看待,他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美国人,华裔的身份只是标识了他的身份,对待他,和对待特朗普、蓬佩奥完全可以一样。从根本上上来说,他也从未真正融入美国,只是成为了美国打压我们的一枚可以利用的棋子。
而作为美国政府和特朗普需要真正警惕的是,不要让自己成为余茂春手下的棋子,事实上,将他视为美国“国宝”来打压中国,是一种极端可笑且危险的行为。

正如前美国国会研究防务问题的高级专家、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科林斯在《大战略》一书中所说:“如果说在某个领域里,通才比专才更为可取,那么这个领域就是战略。”

一个三十五年前离开祖国的人,如今却被视为美国国宝,且用其所在的历史学专业知识,来制定对华策略,可以看出,特朗普的确将美国逐渐带向了极端危险的边缘。


责任编辑:王泽涛 王宝玉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