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新闻 > 热点评论>正文

2019年美术界两会声音

时间:2019-03-20 18:37:38    来源:中报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加强现实主义美术创作人才培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
 

  参加今年的两会,对于我们文艺界委员是双重的学习和收获。听取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了解国家发展的形势、战略和规划,习总书记来到我们中间,和文艺界社科界委员亲切交流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文艺在新时代的使命任务,提出4个坚持,为新时代中国文艺的发展指引了方向,让我们深受鼓舞,精神振奋。
  习总书记指出文艺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总理报告提出要繁荣文艺创作,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讲的都是一方面要推动创作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艺精品力作,一方面要以更宽阔的渠道和多样的方式使文艺精品为人民共享,产生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的文化作用。在美术领域,纵观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都是所属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现实主义艺术,它们以记录和反映时代而成为艺术经典,既“以图证史”,留下时代的印迹,又“文以载道”,传播时代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美术在恢复和重振现实主义精神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形成了重大历史主题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新的热潮。这个热潮的涌现,就是遵循习总书记文艺思想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的成果,我们要格外珍惜,还要找出差距,加强推进。
  放眼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美术的历程,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热潮第一次是在1950到60年代,一批美术精品塑造了新中国日出东方、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群像,成为今天国家博物馆陈列的、中国美术馆和各地美术馆经常展出的、老百姓百看不厌的艺术经典。第二次是改革开放之后,现实主义回归本原,许多作品反映了解放思想、探索开拓的进取精神,也呈现兼容并蓄、多样并存的新貌。现在,我们迎来第三次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热潮,习总书记提出为时代画像,以精品奉献人民,这是广大美术家要努力践行的使命责任。但当前存在的问题是,一大批有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经验的老艺术家、艺术院校的老教授年事渐高,中青年接续的力量跟进不紧,包括这方面的师资人才也青黄不接,以致于新时代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力量总体不足,要做到多出精品,学术能力亟待提升,后备队伍亟待培育。为此,要进一步加以重视,聚焦现实题材创作,加强对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扶持力度,包括形成持续性的创作规划。这些年,中国文联、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美协等组织实施了几个重大主题的美术创作规划,积累了一批成果,但相对丰富可资入画极为丰富的现实主义题材,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的美术创作项目还是粗线条的,主要以一批代表性主题和重要事件为主,而时代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题材十分丰富,需要把组织规划变为美术家自己的学术规划,作为长期钻研的课题,在这方面投入专项扶持资金,设立常规的项目评审机制,举办专题展览和学术研讨,调动媒体力量加强传播,形成社会认知的价值导向,使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形成更大的基础。在艺术院校,要把培养这方面的师资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开设专题课程,设立研究生招生方向,继承传统经验,更要研究创新的方法。现在许多青年美术家的思想认知已经改变,从以往组织创作“要我画”转为“我要画”,体现出投身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积极性,但在研究和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又遇到困难,因为现实主义美术创作有其造型规律和方法,需要真正投身时代,感怀时代,要具备从生活感受上升到造型立意的能力,要具备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刻划生动细节的精湛功力,还要有在今天视觉文化、图像文化环境中探索形式语言的创新力。这些问题,需要在教学、培训中加以解决。
  毫无疑问,新时代中国的变化是更深刻的,进步是全方位的,时代的主体也就是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是更丰富的。因此,要围绕着人才的培养提高下功夫,把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作为美术人才战略,推动青年人才以现实主义美术创作为学术志向,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关于加强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和开展美育工作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

 

关于加强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提案
  党的十九大将脱贫攻坚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已经形成,脱贫攻坚制度体系逐步建立,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从现在到2020年,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从取得决定性进展到实现全面胜利,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一些地区,路修通了,新房建好了,通信发达了,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缺乏就显得更为突出,文化扶贫如何更好地发挥功用,更好地服务于整体扶贫工作全局值得深思。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扶贫工作的攻坚阶段,我们主要的着力点放在加强和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与民生改善上,这无可厚非。但我们不能忽视文化扶贫对于贫困地区具有的特殊意义。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之计已经成为共识。要想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不紧紧抓住教育扶智这个根本显然不行。同时,也要看到,文化在整个扶贫工作中同样不可忽视。特别是在激发贫困群众志气、提升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方面作用明显。鉴于此,建议相关宣传文化部门,积极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通过戏曲、山歌、相声、小品、年画、书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第一书记”、致富带头人等先进典型人物的宣传,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扶贫工作的宣传引导。同时,运用好新媒体、新媒介,以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方式,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克服“穷自在”和“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观念,调动他们主动脱贫、艰苦奋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深感,文化扶贫不仅能从精神层面鼓舞士气,增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信心,还能实实在在改变当地群众的生活。习总书记多次在扶贫工作会上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要加大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力度,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建议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比如形成有特色的农民画产业基地和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基地,就是实施文化惠民扶贫的重要手段,也是精准扶贫在方式、方法上的一大创新。它有利于发挥文化的力量,让困难群众搭上致富奔小康的快车。这方面成功的例子很多,比如陕西户县农民画、浙江舟山农民画,都具有借鉴和推广的价值。特别是对于一些地理位置没有优势,农业生产生活较为落后的地区,从文化扶贫入手,或许能实现弯道超车的意外收获。大力倡扬农民画、民间工艺美术,建立多个有特色的农民画产业基地和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基地,既能原汁原味保留不同区域的传统文化特色,同时能有效引导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建议文化主管部门给予更多政策支持,鼓励引导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让文化扶贫、文化惠民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新农村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于开展美育工作的提案
  2018年8月30日,值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指出,新时代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辞海》中将其表述为“通过艺术等审美方式来达到提高和教育人的目的,特别是提高对美的欣赏力与创造力。”美育从本质上而言是一项审美教育活动的培养,对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作为教育的出发点。美育基于审美,同时超越了审美范畴。蔡元培在100年前就发出了大力倡导美育的呼唤。王国维、梁启超、丰子恺、朱光潜、王朝闻等美学大家纷纷参与并不断推动着中华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的转型,并对美育的宗旨、途径、特点等进行了精彩的阐述。
  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简而言之,就是让孩子知道什么美,什么是丑;从大处讲,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筑基。
  没有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全球化加速、文化趋同的时代背景下,美育显得格外重要。2018年,全国举办了很多活动,对新时代如何加强美术教育,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以及在国际化视野中推进美术教育等议题进行了深刻的回应。如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国际美术教育大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办“美育的知与行——全国理论家年会”年会等等。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目前美育工作的开展缺少统筹安排,民间机构鱼龙混杂,社会对待美育工作,存在着以技代艺、重应试轻素养等现象。
  美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战略,从国家、社会、学校到家庭,都要重视。美育工作要摒弃功利化的倾向,以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作为目标,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让他们受益一生的美的教育。因此,中央有关部门,要联合起来,统筹安排好美育工作,有节奏、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单位要加强美育教材的建设,研发出一套适合中国美育的教育模式。学校应该结合人事制度,打造高质量的美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普及;另外,美育工作绝对不仅仅是对孩子的美育,而是一项面对全民的工作。希望中央相关部门能给予高度重视,统筹安排、政策支持,让更多的社会力量能积极参与其中,让美育工作在提升民族创造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智慧时代背景下城乡社区美育的多媒体创新传播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院院长许江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资源大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博物馆、美术馆和大剧院等平台,城乡社区接触到优秀的文化艺术精品的机会相对较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群众,更是难得与这些文化精品结缘。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文化艺术的展示和传播方式具备了多样的可能,电视、网络、手机等工具为广大群众接触文化精品提供了多样的渠道,但由于传播质量、版权限制等因素,多媒体传播方式存在着不少欠缺,我们提出,国家应采取文化精品数字下乡的战略行动计划,建立智慧时代背景下城乡社区美育的创新传播平台。
1.在城乡社区建立高水平的社区美育多媒体创新传播节点
  传播节点应该配备先进的多媒体互动式展示系统,以精美、互动、丰富的展现方式,及时展现我国和世界文化艺术的传统精品,当下在各大主要场馆展现的时代精品。传播节点可以和多样的功能空间相结合,以贴近群众生活,并和中小学教学、文化创意孵化器等各种形式结合。
2.建立国家级的文化精品数字化建设资源库
  要以国家相关部门牵头,与社会优秀的文化机构合作,将散布在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和展演平台的文化精品,制作成适合多媒体传播与互动的数字内容。通过统一的渠道,向全国城乡的节点网络进行传播,保持内容的动态更新,并根据群众反馈不断提高传播水平。
3.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和多渠道资金来源的保障机制
  在上述建设中,要强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要通过加盟、授权、加密等多种办法,保障文化精品的知识产权得到尊重与保护,同时通过国家拨款、地方支持、社会捐助等多种方式形成多渠道资金来源保障。
法国政府近年来,开展了以小疯狂屋为命名的文化传播计划,联合法国各大博物馆等机构,将馆藏精品和时代精品制作成高精度的多媒体内容,通过散布在全法各地的小疯狂屋向广大民众进行传播。改变文化资源集中在大城市的弊端。我国开展社区美育计划,可以考虑和相关国家进行国际合作,通过内容交换等形式,一方面将世界优秀文化精品让社区居民分享,同时,也将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精品,更好地向世界各地民众进行传播。

 

国家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工程面向全国全世界征稿,用足用好艺术基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美术系主任李翔

  一个国家需要有一些能够体现国家意志、国家文化思想和价值,主导本国文艺创作的核心内涵的作品,那就是国家重大题材创作。在我国的美术事业中,重大题材创作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些年,国家也高度重视,并且巨资投入支持,体现了图像时代下重大题材美术作品,作为以视觉方式呈现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艺术形式,有着机械图像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我认为,国家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工程是国家长远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应该面向全国全世界征稿,用足用好艺术基金。
  一、此项目属于国家工程,应该坚持国际最高标准,创造出历史上能够留得住的精品力作。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国际最高标准,面向全国全世界征稿,使全体美术家能够真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从而创作出更多历史上 “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精品力作,推动整个美术事业繁荣兴盛。
  二、应该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分十年一个阶段,向社会公布选题,广泛宣传。让广大艺术工作者都有平等竞争的机会。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或者在画室天马行空想象。艺术家要以社会生活为源泉,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这是一种独立的、纯粹的、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要做到选题公开化,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赋予国家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工程选题崭新的时代风貌。
  三、国家重大主题性美术创作选题严谨,聘请国史党史军史、历史专家和美术界专家两年评选一次,多层评选,群众参与投票。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国家重大主题性美术创作是一次浩大的创作工程,前期策划很重要,要有美术家、理论家、军史专家,历史专家参与工作会制定选题和创作需求。
  四、用好国家艺术基金,定制国家顶级艺术品创作作品。通过艺术基金的方式管理、资助和发展艺术事业,这是国家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文化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019年度申报美术、书法、摄影创作人才项目数量为1415项,应该设立专项,专事重大题材美术创作项目申报、立项评审、实施监督、结项验收和成果运用等,形成艺术基金报告体系,定制国家顶级艺术品创作作品。
  五、艺术基金把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作为一个长远项目规划,以“出精品力作为目标。国家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工程是国家长远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应该建立完善的审核制度,以多种方式支持优秀作品创作,大力扶持青年艺术家发展,促进中国美术创作队伍整体发展壮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把美术创作搞好,把这个民族历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存留下来,用传世佳作注解时代精神,育化人民,这是当下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

 

建双一流大学还要重视“社会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

  高校打造“双一流”大学,不能只求指标、数据,还应注重社会服务工作。高校应该为社会和区域做好服务工作。
  艺术院校可以根据社会实际问题调整和充实教学方式及内容,更好地体现城市“美容师”的作用。城市和乡村升级更高层次的“小康”,离不开“环境美学”,达到移步易景的效果,成为美好城市、美好乡村。针对千城一面、乡村趋同的现状,艺术高校师生团队发挥其办学的特色和优势,参与城市和乡村规划美化,根据区域特点为城乡打造“过目不忘”的风格和景观。针对目前“山寨”设计较多的情况,艺术院校可以把文创纳入教学内容,不仅丰富了原创内容,也能挖掘学生潜能。
  大学发展不能“闭门造车”,忽视社会的需求。“我刚到鲁迅美术学院任职时,周边区域缺少文化环境,去年我提了相关提案,建议把新校区周边未规划的区域规划为文化产业区,并将周边公园改造成国际雕塑公园,形成一个大产业链。由此,沈阳市也有了第一个雕塑公园,成了旅游新地标。”
  “双一流”建设高校应该为社会和区域做好服务,加强各学科在社会中的实际应用,尤其是艺术和科技的结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社会一旦需要我们,我们学能所用,拿出成果,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人民。

 

关于建立艺术史博物馆和艺术教育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

关于建立艺术史博物馆的提案
  艺术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艺术史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随着“艺术与考古”专业的深入研究,其成果从不同于其它任何专业的角度增加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中国是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建设取得快速发展的今天,艺术教育被进一步提到议事日程。但是,中国现代教育的时间短、任务重,目前并未形成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其中“艺术史博物馆”的概念也未建立,因此提议尽快建立“艺术史博物馆”。
  先从中国艺术史入手,系统地用实物陈列和多媒体手段将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艺术史展现于世人面前,进一步可以将世界艺术史用同样的手段复制展现,成为中国馆的一部分,使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对中国及世界艺术的历史有更全面的了解。此举措实际操作难度并不大,但意义重大,应早日及时决策,尽早进入操作程序,必将有力地促进中国艺术教育的进程。无论对于全民艺术素质提高,还是专业创作研究的基本建设,抑或是作为重要的研究成果,都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关于艺术教育若干问题的提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谈道,中国当下的文艺有高原缺高峰,这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匹配,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一个时期的暂时局面,应从多方面综合努力,必将有所改观:
  一、尽快改变中国艺术教育的西方模式。中国当下的艺术教育框架基本来自于上世纪先学习欧洲,解放后全盘学习苏联而形成。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民族传统的几起几落最终使国人认识到传统的重要性,同时西方现代艺术中积极地探索也为我们的教育增添了新内容,但总体构架仍然是苏联模式,众多艺术学院的基础课程仍然大部分采取西方模式和课程结构,这种现状与强调文化自信的新时代相去甚远。建议教育部要重视艺术和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尽快组织各方面专家根据时代和国情的要求,从历史的高度以中国优秀文化为主体,高屋建瓴地启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工程,时不我待,功在千秋。
  二、艺术院校要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研究辅之。艺术研究应该更注重多学科综合研究,在艺术院校史论系和综合大学研究是其主要途径,艺术院校不能本末倒置。艺术院校由文化部转归教育部后,一直被当做一般学科对待,致使艺术院校不注重实践,以研究类成果衡量水平(比如美术学院也以论文论学位、评职称),长此以往,艺术院校必将变为研究院,没有实践的“曹雪芹”,就没有研究的“红学家”。没有了实践的研究将破坏艺术的发展,情况严重,尽管教育部也采取了默许“实践类博士”的做法,但也无济于事,而且更加混淆是非。建议教育部重视此事,真正坐下来解决,保证按照规律办事。
  三、由于历史的原因,哲学社科和文学艺术类专业一直没有院士制,无形中降低了无此荣典制专业的要求,经过新中国几代人的努力,尤其是按照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设立文学艺术类院士的荣典制度很有必要,设立“高峰”平台,就有高标准、高要求。同时,在专业职称评定中,文学艺术类没有正高职一级的做法也不合理,请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人社部根据时代需求,认真考虑解决。

 

关于加强新时代美育及其传播和加强基层公共文化管理人才培养的提案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加强新时代美育及其传播
  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人在主动生产和创造过程中使自己的生命处于解放状态而获得的感受。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美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一种生命塑造,属于本体层面的教育形式。其核心,是培养生命意识,了解生命价值;其内涵,是尊重和珍惜生命,发掘生命的社会意义。而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有别于前人的最独特之处,则在于指出人类审美活动的目的,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非沉溺于虚幻的精神王国以致脱离现实。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让人类的审美活动超越了艺术活动或精神活动领域而涵盖人类的一切活动,并且发现了遵循美的规律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活动时的重要原则。
  每当我们回眸过往,便可以深刻认识和领悟到:中国近现代美育与社会、文化、政治的发展联系越来越密切,也因此越来越具有现实层面的可操作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继而建立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直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步步脚踏实地以大美化育人民,以大美塑造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种大美贯穿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如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爬雪山过草地的理想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百折不挠顽强御敌的意志美;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宜将剩勇追穷寇”,夺取全国解放的精神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积极进取、建设家园的担当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意气风发、革故鼎新的创新美;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同心同德,追梦圆梦的自信美……在新时代,美育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格境界道德美的追求,还有对中国历史进程中精神美的弘扬,更有对红色文化内涵理想美、信仰美的坚守。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立足民族未来,审度时代大势,结合现实国情,指出新时代的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明确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方法论。这一重要论断,扎根国情、挺立时代、契合民意、寄托理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之光——它不仅赋予了中国美育具体的社会历史内涵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精神基础,也为中国当代美育铺设了实践存在论的底色,因此必将培养出更多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相统一,具备更高文明程度和更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发出了:“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指示,说明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美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高度认可。加强新时代美育及其传播,正是相关从业者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
  我认为,加强新时代美育,应该从以下方面展开。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彰显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中华美学精神从本民族文化中生长出来、从精神之源生发出来,能作用于创作实践的系统性思维、价值和方法。美育只有回归它、依靠它,运用它、发展它,才能昭示出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自强。具体来说,中华美学精神包括儒释道互补的文化结构,澄怀味象的生命体验,仰观俯察的观察方式,妙悟自然的欣赏特征,虚实相生的创作法则,境生象外的审美生成,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高明中和的最高理想八个方面,它们是中国精神的表征。何为中国精神?在我看来,它是深厚的传统人文精神,是以改革开放为代表的创新精神,是中国人自主自强的独立精神,是中国人兼容并包的博大精神,是中国人崇德尚礼的人文精神,是中国人在追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矢志不渝的精神。由于中华美学精神映涵着中国精神,才使作品成为“大美之艺”,才能流芳百世,垂馨千祀。所谓大美,是涵养道德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方式。它通过诗化的哲思与生动的直观把握世界真谛,是感性和理性、直觉和思维、肉体和精神高度融合的产物。而大美之艺,蕴涵着从“技”到“艺”再到“道”的创作升华序列,蕴涵着艺术家整个生命过程创造的理想追求,乃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融汇后的赫然显现,是中华美学精神所外化出的曼妙图像。
  其次,聚焦艺术教育。艺术源自审美,以审美为基础,也是审美文化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因此很大程度上,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功能和目标是重合的,艺术教育乃美育的最佳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的出现属于动态的“生产”,即我们耳熟能详的艺术生产。在某种意义上,它可以看作人类生产自己的新生命。马克思主义对艺术生产的理解,无疑更凸显了艺术本身的美育功能。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学和艺术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独特的作用。2019年3月4日,习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明确把文化文艺定位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灵魂的重要内容!可见,艺术作为人对世界的一种精神掌握方式,其教育必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其本质则是意识形态的。艺术教育要歌颂生命的美好,荡涤灵魂的黑暗,反映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崇高信仰,有助于民族与社会的进步发展。同时,艺术亦与人的生命世界和生活环境同构,艺术教育也相应地要关注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昭示人之存在的真理,使人勇敢而乐观地直面人生、直击现实、直观未来,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再次,重视社会教育。中国美术馆珍藏着大量充满底气、骨气、正气、大气,并且兼具亲切度、穿透性、覆盖面和震撼力的作品。它们是出类拔萃的文化经典,也是中华美德最好的代言者,更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艺术瑰宝。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坚持以服务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以明德引领风尚,坚持与时代同步伐,通过策划举办越来越多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展览来活化经典,吸引观众,不仅面向学生,还面向全社会,让美育融入公共生活,尽最大可能地发挥这些经典作品的美育功能和社会价值,发挥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最后,培养中华美德进行艺术创作。作为新时代的艺术创作者和教育者,肩负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要以“大爱之心”与“大美之艺”来培养“大德之境”。中华美德是真正的大德。培养中华美德,必须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民,让美成为个人的生命底色。进行艺术创作,必须做到“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有信仰才有目标,有情怀才有温度,有担当才有筋骨,三者兼备,才会有“大爱之心”,才能铸“大美之艺”。所谓大爱,就是爱祖国、爱民族、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英雄、爱生活、爱文化,它是与天地往还的广博之爱,与时代共呼吸的磅礴之爱,与人民共命运的深切之爱。创作者秉持一颗大爱之心,就能将道德、智慧、知识化为涓涓清流,继承传统,创造未来,把“中国梦”理想化为现实!要言之,艺术创作要以中国精神为创作灵魂,以中华美学精神为审美理想,以明德引领风尚,将爱国主义担当注入生命,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人民充满温情,对国家充满深情,对创作充满激情,呈现中国艺术的独特风格和独到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加强新时代美育,还要结合广泛的艺术传播。换言之,这也是对新时代美育成果的充分展示。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艺术则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可以完美体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价值。艺术的传播,正是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华文化是在与其他地域文化的不断交流互鉴中才最终形成如今的万千气象,它既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新时代的艺术工作者,要努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让世界触摸中华文化的脉搏,感知当代中国的发展活力,特别是要表现70年来党和人民砥砺奋让国家发生天翻地覆这首伟大壮阔的奋斗史诗,阐释这一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从而塑造出当代中国的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当我们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进步思想,传播和平发展的价值观时,要立足于国家软实力构建、国际话语权竞争的高度,用全世界都能理解的方式阐释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深刻反映时代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以我自身经验为例,立像、办展、演讲等都是推出经典的有效方式。立像,是指为先贤立像。办展,通过对古代和现代一脉相承的作品展览,完整地展示中华民族的美的历程,会使世界感知这个民族前进的步伐。演讲,从语言文字道出一个有意味的中国故事。中国艺术作为一种直指心灵的世界性语言,推广的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文化基因。它通过丰富的视觉形式、多样的交流渠道以及适宜的对话语言等融通中外的新表述,实现中外文化之间的无障碍沟通,让全世界的观者都能够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魅力,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在中华民族漫长历史进程中,美育一直如影随形。它让中国人的生命不断积淀文化内容,于感性展开同时完成理性规范,成为中国人自我丰富、自我完善的不竭动力。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继续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立德,以美树人,以美储善,以美启真,以美养性,以美怡情,以美治言,以美导行,用美提升全民人文素养,沉淀文化自信沃土,塑造文化秩序与培养文明高度,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之美。
推进优秀美术作品进教材,借美育之力树立中小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
  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具体而言关系到能否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因此,中国的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目的和意图是通过设计合理而有效的课程得以实现的,但对一线的教师和学生而言,课程中承载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需要具体呈现于教材之中。因此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贴身之物”,其影响更直接也更具体。
  正因为如此,国家对教材建设高度重视,将教材作为国家事权,必须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因此,教材建设依然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系统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法制意识和国家安全、民族团结以及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此,教材需要努力做到“以理服人”,以理性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但对中小学生来说,借助于美育的理念和方法,收“以情感人”之效,是另外一种智慧的选择。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思想,奠定了审美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在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孔子深知艺术审美的力量,虽然“礼”与“德”已由德育内化为一种心理要求,但只有“成于乐”“游于艺”的美育才是最高境界。习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也强调了美育对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作用,并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借助于美育的力量,运用优秀的美术作品在美术及其他学科的教材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文化自觉和自信?
  我看了各个地方编写的教材,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对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文化经典、艺术经典阐述得不够系统,介绍得不够充分,存在西方经典大于中国历史传统经典的倾向。我认为应当加大中国经典的比重,让学生感佩于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和文化的深厚与灿烂。这样,文化自信、中国精神、中华美学精神就不是一些空泛的名词。应该整理出一批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又具有现代教育价值的美术作品,使之成为中小学美术教材和其他教材中的典范。
  我认为博物馆、美术馆蕴含着大量的中国文化经典与艺术资源,应该有机地与中小学美术教材及其他学科教材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认识更多中华艺术瑰宝。比如小学教材里应多用一些经典美术作品作为插图,像李可染《万山红遍》、傅抱石的《待细把江山图画》、关山月的《绿色长城》等,应广泛地收入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地理教材、历史教材和美术教材。
  基于以上思考,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在中小学的美术教材中应当加大中国传统与现当代美术作品的比重,在教材的文本上突出“中国意识”,体现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通过选材与文字表述,让学生感受到教材对中国文化及艺术的“偏爱”,并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和理解,从小建立起对中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并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情操。
  第二,在诸如《语文》等非美术教材中也尽可能运用中国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美术作品的感染下,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与原理。美术作品与照片虽然都有直观的特征,但照片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情感与价值倾向不明显,美术作品则是经过艺术家主观选择和艺术强化的,因此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艺术家在作品中体现出的对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爱国主义的正向倾向。比如,在地理教材中用中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在思想品德教材中用雕塑《雷锋》,在历史课本中用老子、孔子等经典绘画或雕塑,都能获得照片或者文字说明难以企及的感染力和学习效果。
  第三,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应该无偿地向美术教材的编写提供中国传统和现当代优秀美术作品的图片资料,以帮助教材更好地体现“中国味”。博物馆和美术馆的馆藏作品是国家的财富,国家的财富理应服务于国家利益,而中小学教材的建设就是重要的国家利益。因此,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应该无偿地支持国家的教材建设,以保证美术教材的“中国味”,并提高其审美品质。
  第四,建立博物馆、美术馆与中小学的联动机制,积极开展馆校合作教学,在有条件的地方形成相应的机制。学校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在博物馆和美术馆上美术课(目前许多学校以安全、交通、时间等理由对此加以阻止)。博物馆、美术馆也应该提供场地,制作导览资料和提供其他信息设备,安排公共教育专家与学校的美术教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既活化了展(藏)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又帮助学生以直观和体验的方式认识了中国传统和现当代优秀美术和工艺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情怀,建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加强基层公共文化管理人才培养
  我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公共服务逐步迈向均等化,功能服务逐步增强,场馆设施更加齐全,文化辐射力进一步增强。
  截至2017年底,全国备案的博物馆达到5136家,是1949年的200多倍,1978年的15倍,目前仍以每年180家左右的速度增长,平均两天就有一座新的博物馆向社会开放,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博物馆事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国家实行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博物馆年参观人次从2.8亿增长到9.7亿,数十家博物馆年参观人数超过百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2017年文化行政部门归口管理的499家美术馆,较2012年的265家增长88.3%,2017年全国美术馆接待观众3724万人次,年增长超10%。但2017年全国美术馆从业人员4576人,自2012年来增势逐渐放缓,特别是 2016年以来,美术馆从业人员呈现零增长态势。事业编制“零增长”,与参观人数、建筑体量、社会责任不匹配,导致“小马拉大车”现象日益突出。
  不仅在博物馆、美术馆,剧院、基层文化馆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一方面扩建面积、人流量节节攀升,与编制“零增长”之间的现实矛盾日益突显;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的要求与文化管理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矛盾。特别是我国基层公共文化管理人才缺乏,已成为乡村文化事业建设、“乡村振兴”“文化扶贫”实现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同时,基层文化机构的基础设施与功能配套也普遍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地区存在“无藏品、无人员、无活动”的“挂牌馆”“空壳馆”。
  近年来,我考察走访过一些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国家投资兴建、扩建了不少又新又大的美术馆,但是内容空空荡荡。每次调研后,我都自觉地和他们讲,我愿意做你们的“志愿者”,把美术馆管理的建议和经验带给你们,把国家美术馆的文化资源带给你们,从根源上支持当地文化建设。比如,2017年中国美术馆把馆藏延安时期的版画复制装裱,无偿地捐赠给延安鲁艺;2018年把表现周恩来总理馆藏美术作品复制赠送给周恩来纪念馆;今年将把珍藏在中国美术馆表现遵义题材的作品赠送给遵义美术馆等……同时为了更好地响应“文物活起来”的指示,提高基层文化场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中国美术馆率先将藏品无偿送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举办巡展,以经典作品攻坚文化扶贫,丰富“四区”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国美术馆所实施的“走向西部”展,足迹遍布重庆、广西、贵州、宁夏、新疆等西部地区,许多出现在教科书和出版物上的经典作品,使久渴审美大餐的西部各省市观众,尤其是美术工作者如获至宝。
  公共文化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也是是社会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近年来,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美在新时代”“美美与共”等脍炙人口的典藏活化展览,观众如潮,无论严寒酷暑都不辞辛苦排队几公里来参观。这说明公共文化机构要有好展览、好节目、好演出,才能对得起我们所建的文化场馆。
  我们要看到公共文化设施持续发展的背后,人才缺口问题进一步显现,加强人才培养能够解决“谁来振兴”的问题,乡村旅游、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完善,都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撑。搞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在于管理者。不仅要送文化下乡,更要把基层的文化管理团队“带出来”。
  因此,各地应结合不同的省情、市情、县情和乡情,制定不同的发展任务和目标,多措并举,加强基层公共文化管理人才培养,特别是美术馆馆长的培养,增强他们满足民众多样的文化需求能力和为基层服务的自信心。
  建议:
  1.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应高度重视文化管理人才重要性,在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合理配比编制,让高素质公共文化管理人才学以致用、充分发挥自身才干与价值。
  2.在综合性高校、专业院校开设相应专业,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采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开展学历教育,培养更多优秀适用的文化管理人才,即拥有跨学科背景、素质综合、既懂文化艺术又擅文化管理的综合性新型人才。
  3.利用各级各类文化干部学院、行政管理学院、国家重点文化机构、省级重点文化机构的力量,开展非学历教育,组织开设专题班、主题班,比如美术馆馆长班、剧院院长班等,侧重于对基层文化管理人才进行深度培训,提升其素质能力。
  4.重点文化机构可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如中国美术馆是全国首家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美术馆,吸收35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到中国美术馆专项研究美术馆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美术馆管理人才。
  5.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干部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把乡村文化管理人才纳入各级人才培养计划予以重点支持,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吸引年轻人投身于乡村文化事业建设。
  同时,应加强党校、行政干部管理学院的艺术教育。各级行政领导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还要加强文化艺术学习,提升文化素养。文化塑造灵魂,文化自信只有在管理者身上体现出来,才能更广泛地在全国各项事业中得到体现。

 

让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在传承中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

  公共文化建设是提升乡风文明,提振乡村振兴文化动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乡民满足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关键举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全面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此基础上,建议进一步强化内容引领,对接文化需求,突出文化特色,健全多元机制。具体建议如下:
  一、内容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乡风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统领,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乡村文化实际,开展“乡风文明创建活动”。一是发掘本地乡风民俗、村规民约、家训家规,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实现地方道德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进家风、乡风、民风建设。二是针对乡村文化具体存在的问题,如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酗酒赌博、封建迷信、好逸恶劳、家庭不睦等,通过通俗易懂、针砭有力、诙谐生动的村头讲座、漫画海报、小品演出等,把道理化为口头语,使教育有内容,引导有目标,文化活动见成效。三是宣传当地有关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秩序美、创业美的典型,图文并茂、丰富载体,崇真向善,建设文明家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觉追求。
  二、精准化,以乡村生产、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开展“乡村文化需求调查”,使文化服务更接地气。乡村文化是一套生产和生活经验体系,由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所决定,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要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相融合。不仅要避免“以工业的方式发展乡村,以城市的文明统合乡村”,也要避免“一刀切”造成的资源浪费。调研发现,一些地方的送书、送电影、建电脑室活动,由于内容、形式与农村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加之后续利用管理不够,作用不够理想。文化服务要讲求精准化,对不同乡村的人员、产业结构、文化需求等项目进行精准调查研究,根据不同地方的农民对不同公共文化产品的实际需求,做精、做细,“订制”重内涵、重品质、重效果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切实提高各类文化基础设施及公共文化产品的使用效益。
  三、特色化,以乡村文化资源为载体,举办“乡村戏台”“乡村学堂”等品牌文化活动,使文化服务有根基有传统有影响。广大农村历史文化底蕴往往比较深厚,有宝贵的文化遗产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文化,要把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结合起来,一方面,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样式,使文化服务更对胃口、更有共鸣,满足文化娱乐、交流、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推动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促进契合乡民的内生型文化成长和发展。具体可以举办“乡村戏台”活动,组织当地群众喜爱的小品小戏演出,融入有关民间曲艺、文艺样式,提供真正适合农民口味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可以举办“乡村学堂”,邀请生产能手、致富带头人、能工巧匠、文化传承人、道德模范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管理者做主讲人,讲讲身边的文化,提高文化的自觉度和传承发展水平。
  四、多元化,以提高地方的公共利益为目的,培育多元文化服务队伍,充实文化服务力量。我国乡村地域广阔,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文化资源基础存在差异,乡村基层群众的文化认知、文化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复杂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要以提高地方的公共利益为目的,培育多元文化服务队伍,充实文化服务力量,以适应多元需求。一是要以基层文化站、文化中心为骨干,配齐建好专业人才队伍、训练活动场所和教练辅导力量,发挥好带动影响作用,吸引更多的农村基层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丰富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养。二是引导组建乡村各类文化协会,扩大农民文化活动参与面,推动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文化骨干队伍,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三是开展民办公助,吸纳社会力量。制订相关办法和方案,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扶持民间文艺社团,注重培育多元文化服务主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挥高校、民间文化机构等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为伟大的时代留下壮美的时代画卷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

  3月4号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第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探望大家并作了重要讲话,使广大文艺工作者感到振奋、备受鼓舞,使广大文学艺术家,感到心中使命神圣、肩头责任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艺术工作者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并且强调在党和国家的全局工作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人就像一个民族及国家一样,个人放大了,就是民族,民族团结了组成国家,所以一个人也像一个国家一样。如果没有灵魂,就是行尸走肉,就没有希望。而文学艺术工作者,就是为祖国这棵大树而培根,为着民族这个强大身躯而铸魂的工作。要培根铸魂,首先艺术家本人要加强素养、提高修养、锤炼艺术,要具备高强培根的能力、精深的铸魂本领,就要首先扎好自己的艺术之根,铸好自己的民族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还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为时代画像,就是要为这个时代留下美的印记、创造美的视觉图式,为时代立传,就为时代留下文学篇章、当代史典籍,为时代明德,就是要引领社会风尚,铸造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政协委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在方方面面都要发挥带头作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这也是对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寄予的厚望。我们要用手中的画笔,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美力量,为这个伟大的时代留下壮美的时代画卷。

 

让在地的公共艺术资源活起来,各美其美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

  公共艺术(Public art)概念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主要指安放在公共空间,面向公众的艺术作品、经艺术家参与创作的公共设施、视觉系统以及公共空间的艺术活动等。时至今日,公共艺术不仅成为了我国大学教育中的新兴学科,更在城市发展、乡村的建设中得到运用。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以城市雕塑为代表的公共艺术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形成热潮,进而扩展到二、三线城市。近年则融入到乡镇、农村建设的浪潮中,很多村镇都开辟了供群众活动的广场或公园,开始做主题雕塑。更伴随旅游开发,打造名镇名村,公共艺术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标识、艺术名片。这说明我国城镇、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人民的生活质量、文化艺术的需求不断增强,但另一方面,公共艺术的普及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
公共艺术趋同化问题
  以艺术丰富生活,美化公共空间,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公共艺术的迅速普及,简单拷贝,也将原本存在的“城市病”延伸为“乡村病”,使城镇、农村的公共艺术成为了缩水、廉价的复制品。
  总结大量城镇、乡村的美化手段,可以发现抽象雕塑、铜铸人像等是公共场所的主要雕塑类型。很多作品似曾相识,只是缩小、廉价的被挪至到村镇的公共空间。此外,不少村镇为了追求旅游的效应,都是一样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了追求整洁统一的视觉外观,往往将建筑外墙刷成统一的白色,再画上“写意”的梅兰竹菊和粗制山水,或是宣扬传统美德的口号及图像。偶尔一见或许尚觉新鲜,但村村如此,镇镇皆同,既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没有建立有效的关联,也在内容形式上缺少变化。细想起来,这些公共艺术作品及视觉形象难以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只会限制人们对于美的理解,进而形成视觉污染、感受疲劳。
  中国曾经创造过灿烂的农业文明,而乡村正是构建这一文明的基础,乡村中的耕读群体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与文化艺术创造的重要力量,因此拥有了大量的公共艺术资源。中国人是懂美的,无论是空间布局还是村口的牌坊,抑或店铺的招牌、巷中的“石敢当”,都是我们这片土地具有的独特魅力的艺术财富,有传承的、在地性的公共艺术资源。同时,也在提示我们公共艺术是长出来了,而非简单地介入能够实现。时至今日,我们虽然早已进入工业文明,甚至向着生态文明迈进,但根植于乡村的传统文脉、意韵不能断。如今,诸多趋同化的乡镇公共艺术,无异于是在斩断自己的艺术根脉。
关于完善公共艺术在地形性的建议
  那么如何才能让各地的乡镇、农村在发展中保持自身特色,延续传统文脉?结合各地现实情况和历史文化,创造出具有在地性的公共艺术,无疑应该引起重视。
  其一,要进行多维度的研究与管理。在开展城镇、乡村的公共艺术建设之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这既包括对整体规划、建筑特点、文化遗产等可见形态的调查,也要包含对该地区人类学、民族学、公共关系、群体心理等方面的研究。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挖掘乡村的根脉艺术基因,创造出属于一个地区的、独一无二的公共艺术。诚然,拉开距离,才能产生美。各城要有各城的美,各镇要有各镇的美,各村也要有各村的美,各美其美,方能真正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二,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不少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乡村建设的现代化多已完成,我们不妨从中借鉴经验。特别是在历史名城、名镇的公共艺术建设中,要打开眼界,广泛吸收。借用周有光先生的一句话:“要从世界看国家,不要从国家看世界。”所以,越是强调在地的特殊性,就越要有国际的眼光,找到历史与当下与未来的结合点。也要从国内我们身边的实践成功范例中,结合自身特点,与艺术家、设计师的创造相结合,找到发展的独特途径。
  其三,发现美的眼睛是养出来的,美育是重中之重。不仅对孩子,对成人尤其是我们地方领导美术常识的普及也需加强,因为公共艺术是公共资源,领导的审美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艺术院校也应继续加大招生力度,因为今天的艺术生不仅是培养专门的艺术家,而是在培养懂美、应用美的人群。即使部分学生毕业后不从事纯艺术专业,但至少他们知道什么是美,并会在潜移默化中将审美意识融入生活、影响更多的人。
  总之,公共艺术是公众生活中的艺术,公共艺术是在地性的艺术,而中国拥有丰富的公共艺术资源,在新时代要激活这份宝贵的财富,运用好、发展好!

 

应进一步区分制定实践型与学术型美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

  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经过百年建构,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学科体系。其中,美术学学科既包括创作实践也包括理论研究。很多高校在美术学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中,尽管会有实践型和学术型的区别,但基本上都强调既培养研究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结果往往是,实践型研究生理论研究能力常常不足,而学术型研究生创作水平往往不高,或者是介于两者之间,两项能力均不突出。近年来,关于美术实践类博士的话题已经引发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热议,包括对美术实践类博士研究生设置合理性的质疑等,这些都从一定层面上说明美术学专业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或目标至少有需要进一步研讨的空间。社会究竟需要哪类、多少高层次的美术人才,目前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经过不断的社会实践检验,始终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毕业生是否达到了预期培养的目标?这很多问题,都还有持续讨论和调整的必要。
  一、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高校美术学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一般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和创作、创新能力,能够在高等院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从事美术教学和研究工作,能独立从事美术创作与设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但在具体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时,有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因材施教、自主选择、区别培养不够,对学生的天分和优势的发现、引导与个性化培养还有待加强;
  二是对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反馈与就业去向的调研较为缺乏;
  三是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滞后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四是考核方式和标准容易僵化,束缚人才发展。
  二、造成这些问题的部分因素
  一是学科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本身需要根据实际不断总结和调整,有一个从一般性学科规律到总结学科特殊性规律的过程;
  二是真正做到开放和兼容并蓄,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还要克服很多难题;
  三是不求全责备的个性化教育理念、经验和方法不足。
  三、为改善这一问题,我建议:
  (一)组织各方专家,并有毕业生参与,共同持续探讨更合适的方案;
  (二)招生时对实践型和学术型的考核重点和标准更加严格细分,也可以有二者兼备的方向;
  (三)根据学生优势和未来就业方向,侧重某一方面的培养,也可以在第一年设置相同课程,第二年开始由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个性化重点培养,使术业有专攻;
  (四)更加明确区分毕业考核的方式和标准,比如同样是论文写作,不局限于字数和评分的标准差别,在内容上,实践型是否可以选择与毕业创作相结合或引申出的选题,学术型则重点在理论研究的学术性或创新性?实践兼学术型的标准也应有所区别;
  (五)导师组的构成最好实践教学型与理论研究型教师兼而有之,优势互补;
  (六)加强有针对性的毕业生调研和社会反馈调研,根据反馈结果,调整能力培养侧重比例,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各类美术人才——适合做教学科研工作者还是做职业艺术家,或者二者都能胜任;
  (七)需要说明的是,强调培养方向的重点更突出,并不意味着要将非重点的内容舍弃。

 

有关艺术介入乡村人文景观建设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院长朱乐耕

  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许多艺术家、建筑设计师、环境规划师开始进入乡村,这是一件非常好的现象,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要忽视,中国乡村的人文景观是我们的先辈经过几千年的传统农耕文化铸就的人与自然、人与传统民俗文化和谐相处的宜居性生活模式,里面有许多传统的地方性知识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的,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保护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古代乡村的选址,讲究“乘气”“藏风得水”“山环水抱”等形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宇宙、自然、大地看作是人赖以生存之气,这些传统知识在今天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环境的建构中仍然值得关注。因此,尊重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与耕作习惯亦直接关系到乡村空间改造后的“安居乐业”效果,也就是说乡村的改造不仅是为了发展旅游业,还要使其成为村民们可以生活其中和生产其中的乐土,成为许多从乡村出来在城市工作,退休后愿意叶落归根的家园。乡村建设一定要为当地的农民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游客。
  因此,在这里要提醒的就是:参与乡村建设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不能只将乡村的空间改造和人文景观建设看成是个人的作品,只是按照个人的嗜好来设计或者创作。在进行设计和创作之前,一定要花时间在当地进行文化梳理,一定要弯下身来向当地民众学习地方性知识,要将地方性知识和历史文脉吸收到自己的设计和创作中。在这一工作中没有样板,没有榜样,不能照葫芦画瓢,要抓住地方的独特性和一村一品。要知道其独特性是由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所形成的,而不是艺术家或设计师按个人主观意识去随意建构的。一定要在充分尊重当地知识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建构新的文化空间,新的生活空间。
  怎样才能开展这样的工作,我有如下几个建议:
  1.加强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的人文教育及乡土教育,比如可以在一些艺术院校和与环境艺术、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相关的院校开设相关课程,甚至可以开设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方面的选修课,并加强培养这方面的教师队伍,尤其是人类学课程的开设非常重要,因为其是民俗学、民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基础,没有人类学的理论基础,其他的学科都不存在。所以人类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最关注乡土知识的一门学科,其田野考察的技能培养对从事乡土景观设计和艺术景观创作十分重要。
  2.要求设计师或艺术家到乡村做建筑设计和环境规划及公共艺术创作前,一定要先做实地考察,而且要善于听取村民们的建议,重视前期论证工作,有条件也可以与人类学家或社会学家合作,梳理清楚所要改造的村落历史和自然条件以及文化习俗,对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做到心中有数再动工。
  3.提高设计师艺术家的人文素养,不要一谈到乡土性就只会挂一些红灯笼,贴一些剪纸,建一些大屋顶或土砖墙,要从哲学和价值观的深层次去理解传统与乡土知识,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的元素运用。同时保留的是文化基因,而表面形式却可以创新,需要具有时代感和当代感。为此加强乡土教育非常重要,除在大学开课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开课,同时也可以举行展览,让乡土知识不仅在乡村普及,也可以到城市普及。因为中国的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脉,许多传统文化在城市已经消失,但在乡村还有所保留,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需要全民族来继承和发扬。
  4.建设新的乡土景观,这是一个大的社会工程,也是学术工程,需要有一个学术共同体去不断进行讨论和探索,需要支持跨学科的专家所构成的学术团体来推动这一工作。据悉,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利用其学科优势,正在筹备成立一个集艺术家、设计师、人类学者、民俗工作者共同组成的城乡艺术建设专业委员会。之所以叫艺术城乡建设委员会,其目的不仅在于乡村,城市的景观建设也需要重新思考。我认为,这样的民间学术团体应该得到支持,应具有如下职责:(一)通过开设论坛、建立网站进行学术讨论,并对一些急功近利、缺少思考的乡村建设提出批评。(二)多学科的学者们共同讨论城乡景观的建设规范和标准,并进行学术和经验交流。(三)进行田野工作、乡土知识、景观设计、环境艺术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发掘民间文化打造文艺“奥斯卡”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无疑为广东文艺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对于我所扎根生活、工作的城市,我是深怀寄望的,也一直关注着文艺工作的发展,同时思考如何开拓广东文化事业的格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挥创新精神,让老城市绽放新的活力。
  作为艺术创作者,我认为以文化提升城市影响力的首要前提是有优秀的作品,作品必须突显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又彰显新时代精神,这样方能让城市焕发出新的魅力。在创作中,我会从日常生活中取材、提炼,挖掘老百姓的生活细节,融入到作品中。我之前的作品《盛世飞歌》《贝茜》,都是将时代精神与生活体验相融合而创作的。
  有了好作品,文化艺术的推广是城市提升文化影响力的关键。过去六年,我带着我的“肥女”系列雕塑作品在世界各大主要城市举办31站巡展,在国际舞台上,向世界推广来自广东的当代艺术。
  我今年的两会提案,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这个范畴,从强化大湾区文化支撑展开,建议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季”,通过系列活动,组建全民参与的文化赛事,通过主题引导创作生产,从民间发掘更多文化精品、文化创意、文艺人才,打造一个文化艺术界的“奥斯卡”。


古汉语教学应纳入高等艺术院校硕博必修课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中国画院副院长刘万鸣

  古汉语在我国中小学、本科有着完善的教育方案,而艺术类及其他非文学专业到了硕博阶段,国家就没有了定性要求。虽然现在个别院校继续展开古汉语教学但仅仅是选修。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理念的缺失,对传统文化认识的粗浅,继承产生盲目,不知传统中之优劣,更甚者把劣者当作优者并加以弘扬,将优者视为劣者加以排斥。而外语课程的设置,从孩童阶段直到硕博,它皆以必修课的形式始终贯穿于我们整个学习历程,课程设置不平衡,使得外国语和古汉语教学产生严重失衡,导致了古汉语走向教学的边缘。
  今年的提案,我重点提议古汉语纳入艺术类硕博的教学中作为必修课程,其目的同样是增强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与认知。真正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做好接力人,使其对传统文化不盲目、不悲观,正确区分传统文化的优劣。当下我国的文化发展提倡对传统文化全面继承,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对整个传统文化的优劣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使其在当代文化中起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优秀的传统文化始终以重视人格,提升品质贯穿于我们的文明史。中华民族优秀的篇章需要我们去翻阅,去感知,去领悟,更需要我们以时代的人文情怀参照古人,锤炼我们的性情,增强我们的爱国情操。中国的文化发展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正是深厚的文化精神内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青年人民族文化自信,使其真正认识到艺术从何而来,艺术为谁服务,深读深研我们的传统经典,重新再现我们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或许是我们当下不容忽视的关键。
  多读并读懂我们传统的精典是当代青年人自省修身的重要关节。中国的传统士人、文人强调人格的塑造,注重立德、立功、立言,其家国情怀在大量的古籍文献中有着丰富的载录。“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的立德;“拯厄除难,功济于世”的立功;“言得其要,理足可传”的立言。古籍文献中中华文明的精典,应始终贯穿于我们整个教育体系中。浸染我们的心灵,感化我们的精神,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最近几年,学界所发生的各种令人汗颜而又无奈的事情暴露出传统文化的流失。如文言文常见词汇产生异读;书法届丑书的沸沸扬扬,对传统书论中真生行,行生章,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这一书论真谛的古法教诲,又有多少人真正的倡导而践行。
  艺术类硕博古汉语课程必修课的实现,需要我们的教育有一个系统完整的文化政策,不能任其自然,国家应有一个明文规定。同时在语言学教育中,也使其和外国语有一个平衡地对待。当然,外国语作为必修课无可厚非,如果只单方面强调外国语而对古汉语听之任之,随意拿来拿去,各院校主观意识安排,似乎从态度上对传统文化有一种冷落,也会渐渐边缘化。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的关注、重视、自信自然会受到影响。
  同时把古汉语变为硕博必修课对当下有着深刻的启示,启示我们后人读懂中华文明的精典,不但能进一步完善我们的人格,净化我们的灵魂,文化的自信自然出于此。而且也使中国青年人对待西方文化以自信的判断认知其优劣,为我所用。有成就的艺术家需要才情,更重要的是思想,思想关乎着艺术家的创作方向,关乎着他们的自信、自尊与自强。
  有着民族情感的科学家、艺术家无不具备强烈的爱国精神,传统的精神和品质不知不觉地浸染着他们,激励着他们。所以培养青年人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借传统文献挖掘思想内涵关系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发展,关系到文化发展的精神如何得以实现,更关系着我们的文化为谁服务。古汉语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的优美,更在于精神,伟大的时代更需要华夏五千年文明伟大精神的支撑。以可行之法将艺术类硕博古汉语应作为必修课程,并慎重选择具有立德、立品、立功、立言的优秀古汉语文章作为精读,并作为毕业考核的一项标准。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继承的责任与担当自然落在青年人肩上,文艺复兴,薪火相传。


加强西藏地区中小学美术特长生培养,强化西藏地区中小学美术学科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王珂

  为进一步强化美育育人功能,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2018年5月,教育部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提出:探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衔接的中小学美育课程体系,以音乐、美术课程为主体,融入民族舞蹈、藏文书法、藏戏、唐卡绘画等民族、民间文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本地区、本学校的特色和传统。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加大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配置,强化美育实践活动,实施课程化管理,促进偏远农牧地区学校美育发展,加强美育监测、评价和督导制度。
  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周令钊等8位老教授回信,对他们长期以来不改初心、心系祖国接班人培养予以充分肯定,并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9月6日,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
  中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对推动西藏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推地方社会艺术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藏中小学美术教育概况
  一是美术特长生考试招生情况。以2018年西藏美术生专业招生考试为例,西藏全区高考总人数是25343人。当年参加美术考试的学生约700人,预计录取人数是450人左右,约占高考总人数的2.8%。二是中小学美术师资情况。目前西藏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师仍比较欠缺。以西藏某地市的中小学美术师资情况为例,在2018年7月,该市有中小学70多所,但美术专兼职教师只有40多人,平均下来1所学校还不够1个美术教师。三是西藏地区的美术政策引导情况。目前西藏正全面开展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在德体美育板块在严格要求学校开齐、开足音体美等艺体课,要求学生至少要具有一门艺术爱好。
  二、西藏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全国面向西藏招收的美术院校较少。目前全国承认西藏地区美术联考成绩,并面向西藏招生的学校在17所左右,其中只有本地的西藏大学是重点大学,其余的都是大专(职校)或民办本科学校。美术特长生的出口瓶颈小,能招生的学校的吸引力不大,有些学生在美术专业加试上通过了,但因为填报学校的以上原因,导致学生最后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也不会选择填报美术院校。
  (二)中小学美术教学整体上偏薄弱。一是美术教师偏少,多数学校还没有专职美术教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农牧区学校美术师资薄弱。二是部分美术教师为兼职教师,欠缺专业知识,不能合理使用学校配备的美术教具进行实践教学,不能运用系统而正确的理论知识构建有效的美术课堂,与教学目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三是个别学校对美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还未能充分认识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在美术教学的条件保障上给予的支持不够。有的学校有美术教师,但因为“主科”力量不够,让美术教师代之的情况也存在。
  (三)美术特长生的专业基础及文化成绩整体偏弱。西藏地区的中小学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美术生培训体系。多数学生往往只在高三年级才确定参加艺考。学校报名美术考试的生源少、美术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有限,加之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所限,绝大多数学生无法在学校或校外培训机构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西藏的美术专业高考分为素描、速写、色彩3科,每科100分,总分为300分。专业本科上线分数180分、专科上线分数160分;藏文班文科文化上线分数150多分(总分750分)、藏文班理科文化上线分数120多分(总分750分)。相比内地学校而言,西藏美术生在专业分数线和文化分数线这两条线上的分数要求要低很多,如此,也导致了西藏美术考试的分数线与内地大部分美术院校的招生分数线难以结合。
  三、思考与建议
  (一)加大帮扶招生力度,打破西藏美术特长生的出口瓶颈。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三区三洲”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精神,在2020年全国艺术“校考”将要全部取消的情况下,全国美术院校对西藏地区的艺考工作给予进一步支持,承认西藏联考成绩,并对西藏美术特长生的文化成绩进行单独划线,实现帮扶招生。西藏美术特长生的出口瓶颈被打破,将对选择美术专业的西藏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学习动力,为西藏地区建立健全完善现代化中小学美术教育体系提供重要保障。
  (二)加大西藏地区中小学美术师资培训,进一步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
进一步协调援藏省市和教育部“组团式”援藏力量,选派美术教师及学生进藏支教,开展“传帮带”活动,帮助本地教师提高美术教学水平和能力,建立系统性的学科的研究方法。与内地美术院校或中小学建立跟岗学习机制,组织本地教师“走出去”定期学习,进一步强化技能培训,更新教学观念。
  (三)建议西藏地区进一步建立健全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的美术特长生培养机制。一是健全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职称评审待遇,进一步重视美术学科教学工作,充分激发美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二是多举办一些中小学校美术比赛活动,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美术爱好及为美术教师展示教学水平提供更多平台;三是学校要进一步转变美术特长生培养的方式方法,不能从高三才开始培训美术特长生,要从初中或高一年级开始挖掘一些好的美术生苗子,并保证训练时间和培训效果。这样既能保证升学质量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引导低学段的美术特长生的培养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希望西藏地区能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学、大学到工作岗位,为美术生建立逐级培养的成熟机制,以能培养更多的美术人才。这样将有几大好处:一是弥补西藏美术专业教师的不足,进一步提高美术学科教学质量;二是能为西藏挖掘出更多的美术苗子来传承西藏的诸如唐卡、墙绘等优秀传统文化,或培养出更多的民族画家;三是促推西藏的社会艺术服务水平发展,诸如广告设计、装修装潢等社会服务水平。

 

在边疆民族地区校园推行连环画,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普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编审林阳

  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治国安邦的重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国家制定出台《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我国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的平台和载体,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但推普工作任重道远,多边远民族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率仍有待提升。连环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老少咸宜,是推普工作有效的载体,可以充分发挥连环画在少数民族等偏远地区校园的推普力量。
  2018年10月12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专门就推普攻坚工作进行协商交流。全国政协副主席巴特尔作“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题发言,提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语言、多文种、多方言,同时根据法律规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十三五”期间,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普及,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目标。
  目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农牧区、边疆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偏低、教师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对此,我们应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工作重点、大力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对典型事迹宣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共同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工作。
  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工作。古代秦朝统一时,书同文,车同轨,有力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发展。国外,无论英国、法国,还是美国、俄国,都有不同民族,推行的也都是国家通行语言文字。推行工作要从教育入手,从幼儿园、小学开始,对少数民族地区缺少通用语言文字教师的现状,国家应予政策扶持。连环画就是推普工作有效的载体。
  连环画对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提高国民知识文化水平曾发挥过重要作用,针对个别少数民族等地区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偏低的现状,连环画可以发挥其显著优势。
  一方面,连环画大多取材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如语言文字、经典文学著作、历史典籍、哲学思想、民俗文化、革命历史等,这些内容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依托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编绘画的连环画艺术作品集中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一方面,连环画老少皆宜、通俗易懂,十分适宜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连环画作为中国独有的艺术品种之一,它将造型艺术和文学艺术完美结合,形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文字简练,情节曲折连贯的特点。连环画集绘画艺术、文学艺术于一身,它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文艺体裁之一。连环画可以使人们更加形象、直观的阅读和学习,在提高兴趣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成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
  因此,连环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宝库,在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传播。


关于推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沿“一带一路”走出去和支持海外华侨华人担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桥梁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董希源

关于推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沿“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几点建议
背景:
  1.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六年。六年来,“一带一路”朋友圈成绩斐然。之所以在短短时间内成果显著,离不开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民心相通”。而实现民心相通,一个很重要的桥梁便是文化交流。众所周知,“一带一路”各国历史、宗教、文化、社会制度不同,故以文化艺术为媒介的交流和沟通尤显重要。
  2.近几年来,习近平主席每次出访,都很好地借助自己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融通中外,兼论中西,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展示中华文化与各国文化交流互鉴的成果,让各国人民更好触摸中华文化脉搏,更好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举国上下共同关注“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背景下,推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书画艺术沿“一带一路”走出去,必将发挥更大的纽带作用、肩负起更重要的交流使命。
  3.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文化艺术工作者,近年来,我多次参加了中国美协等机构组织的书画艺术海外交流活动,如“艺术与和平”主题与“一带一路”主题美术作品创作展览活动等。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加大中国书画艺术在海外交流步伐的必要性。特别是去年,应邀到缅甸、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写生采风与艺术交流活动时,我和当地艺术家和华侨华人广泛接触、深入交流,感觉到他们对中国书画艺术有很强的了解需求,特别是华侨华人,非常渴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自觉担当起文化使者。
  4.在以上基础上,支持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沿“一带一路”进一步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阐述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的同时,让世界人民通过欣赏中国书画艺术作品来读懂和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为“一带一路”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议:
  1.支持并引导中国美术家以“一带一路”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集中创作出一批采风作品,展示沿线国家风土人情、优美生态,真实地反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和谐共处、合作共赢、多方交往的良好态势。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举办中国美术作品巡回展览,出版多语言中国画册,充分利用现有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一带一路”美术馆联盟等机构和多媒体等现代传播技术平台,推介中国优秀的美术作品,举办美术普及型讲座和培训班,以增强中国文化和美术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2.对中国的美术家尤其是自由职业艺术家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艺术创作与交流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自由职业艺术家是一支活跃在艺术创作第一线的队伍,接地气、熟民意,是对外文化交流的潜在有生力量,更具有传承发展传播中华文化的热枕与担当。但因为在“体制外”,参与对外文化交流的机会与渠道相对缺乏,建议有关部门在组织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中,给予自由职业艺术家更多的参与机会,并予以具体的组织指导和必要的经济支持。
  条件成熟时,建议成立“新文艺群体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为自由职业艺术家给予精准支持和帮助,形成全社会多渠道扶持鼓励优秀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去的文化战略;建议文化和艺术主管部门设立专项资金,资助自由职业美术工作者进行“一带一路”美术主题创作交流活动。
  3.建议各美术院校增加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美术专业留学生,尤其招收海外华侨华人学生,提供必要的奖助学金,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中国文化与艺术,培养高层次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美术使者。
结语:
  “一带一路”是一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国际倡议,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应当担起重任、再谱文化交流新篇章。

以侨为桥,支持海外华侨华人担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桥梁的建议
背景:
  1.据侨务部门公布的数据,全世界有6000万海外华侨华人,分布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有一句话说,“世界上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我们的华侨华人”。而这6000万华侨华人,每一位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会见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指出,“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希望大家继续弘扬中华文化,不仅自己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
  2.去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我提交了《建议实施中国美术创作精品工程,持续推进中国美术走向世界的提案》,在全国美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共鸣,并得到中国文联、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如何推动中国美术进一步走向世界,这一年以来,我边创作、边交流、边思索。特别是在应邀到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华侨华人聚居的国家进行创作和展览活动时,通过广泛接触当地华侨华人,我深刻体会到,这是一支非常有潜力、有活力的文化传播力量。
  3.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最重要载体之一,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传承着中华民族的风骨和气质。一直以来,传统的书画艺术深受海外华侨华人的喜爱,既是凝聚侨心、弘扬文化的重要纽带,也是他们向住在国展示祖籍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建议:
  1.建议中国美协、中国书协支持条件相对成熟的华侨社团中成立中国书画艺术分社团,在师资和教材等方面给予实际的帮助,协助开展中国书画艺术普及和培训活动,挖掘培养有潜力、有天赋的华侨书画人才。为热爱中国书画艺术的华侨华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交流的舞台。
  2.建议中国美协、中国书协吸纳优秀的华侨华人书画人才为海外会员,致力于中国书画的海外传承研究、创新发展和传播交流,提升中国书画艺术和文化在海外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3.建议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海外书画艺术社团等机构在国内招募传统书画艺术志愿者,到海外从事中国书画艺术的教育培训工作。并鼓励他们带头充分运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以及文化书画节展、公共场所等,积极宣传推介中国书画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4.建议中国的美术院校扩大在海外华侨华人中招收中国书画专业学生,并提供必要的奖助学金,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中国文化与艺术,培养高层次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美术使者。
  5.建议中国的美术研究教育培训部门定期培训海外华侨华人中国书画艺术人才。
  6.建议国务院侨办、中国侨联等有关部门定期组织举办华侨华人大中小学生的书画夏令营、冬令营,开展书画艺术普及培训交流活动等。
  7.建议有关部门定期组织举办华侨华人书画展,组织华侨华人书画家开展回国采风写生创作活动,用文化的力量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魂”,筑牢深植在海内外中华儿女心中的“根”,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圆共享“中国梦”。
结语: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离不开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的积极参与和有效传播。广大侨胞不仅具有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而且拥有守住中华文化根基的强烈意识,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中外友好等方面,作用独特、大有可为。以侨为桥,加强在海外华侨华人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书画艺术,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海外华侨华人在住在国传播中华文化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发挥文化在树立中国形象中的软实力,有利于更好地提升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设立“国家级东北抗联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刘广

  一是在靖宇县建成“国家级东北抗联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深入开展调研,加强抗战遗迹保护开发,组建课程研发团队,打造东北抗联精神党性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东北抗联精神现场教学基地,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阵地。
  二是打造全国红色干部培训品牌。凭借抗联精神雄厚的红色资源,开展独具特色的红色干部培训模式,把继承和弘扬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战精神作为设立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的重要内容。
  三是建立革命传统教育院校,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将东北抗联的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系统的革命传统教育优势,以各种创新形式将红色资源融入历史教育,把红色基因融入中华儿女的灵魂。
  四是筹建文献资料库,成立抗联档案馆。坚持正确历史观,组织开展实地考察和寻访,收集战争亲历者第一手活资料,全面整理东北抗联档案、照片、资料、实物、影像、报刊、日记、信件等,推出高水准的权威专著和通俗读物。
  五是制定并开展中长期主题征文活动,推动东北抗联历史和理论的深入研究。按照“总体研究要深、专题研究要细”的原则,发掘东北抗联精神的丰富内涵,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及其新时代价值,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积极姿态。

 

关于加强留守儿童美术教育和加强博物馆建设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宋亚平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在为农村发展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随之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就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大多存在自卑、不自信、自闭、叛逆、压抑、孤僻等心理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又大多年老体弱,导致对留守儿童监护监管缺失;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导致学校无法及时将其表现出的一些问题及时反馈给父母;缺乏安全感,除了物质的缺失,他们普遍感觉缺少关爱。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在我们开展的相关调研中了解到,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儿童表达自己的能力,引导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精神愉悦。让留守儿童投入美术创作,可以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春风化雨秀的抚慰,情感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进而抚慰留守造成的心理创伤,培养健康人格和高尚情操,促进全面健康成长。
  然而,目前留守儿童大多家庭条件有限,又是随爷爷奶奶生活,在家中,没有美术教育的意识和氛围;在学校里,又存在缺少优秀的美术教师或教师教育方式不得当,以及缺少美术书籍和材料等问题,以及于孩子们没有“涂鸦”或展示“涂鸦”作品的机会等等。
  为此,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美术教育工作。
  一、加强对留守儿童美术教育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的重视。政府加大相关投入或引导社会捐赠,为农村学校配备更为充足的美术书籍、绘画材料、教学用的教具等等,让留守儿童在上课或者课余有更多的机会去画画,去“涂鸦”,这些物品平时由学校保管。鼓励相关部门或研究机构就美术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向社会公布。
  二、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美术学习条件。以评优评先或奖励的方式,鼓励更多城市优秀美术教师去乡村开展定期或短期的教学,让农村留守儿童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大城市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通过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样,城市教师与乡村教师结队子的方式或对农村教师在假期集中开展培育等方式,努力提高乡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美术作品的宣传与展示。由宣传部门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引导社会加强对留守儿童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的了解。由各级教育部门和美术家协会一起,举办专门的农村留守儿童及教师展览,以此来加深孩子们对美术的热爱,对自我的认同,同时也让孩子们借机来城市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真正让美术为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关于加强博物馆建设的建议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历史发展的浓缩,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也是人们感知历史、认识现在、探索未来的重要文化殿堂。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总书记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坚定“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而博物馆是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打造博物馆对提升城市形象、发挥文化的作用意义重大。
  据陕西省文物局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共有1196万人次在陕西文博单位里体验传统文化,“博物馆里过大年”已经成为一种新年俗、新常态、新时尚。这也体现出了博物馆发展的勃勃生机。
  为进一步推动全国博物馆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引导各级各地做好博物馆发展规划。在加快新建博物馆步伐的同时,整合现有博物馆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通过组建博物馆联盟,加强行业内部充分沟通交流,让行业内的资源互补,强强联合。
  二、加快政策整合力度,让已有的利好政策尽快落地执行。如给予非国有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在职称评定、税费减免、建设优惠等方面更多政策公平,推动非国有、行业博物馆的快速发展。
  三、新时代新要求更新博物馆建设理念,既重视文物展示,又要重视数字博物馆建设,已建成博物馆要增加数字化内容,做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探索体验互动模式,充分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利用拍摄、扫描、特效制作等技术将馆藏转化为数字信息,方便公众随时随地无障碍地查阅、参观和体验。重视挖掘文化内涵和承载的历史渊源。要让文物走出来说话,让死的文物活起来。这样才能留住观众、吸引观众。
  四、在博物馆建设中,加强对散落民间的历史文化名人,特别是近现代历史文化名人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如,宋伯鲁先生是清末民初杰出的政治家、变法者,参加过戊戌变法,襄助了辛亥革命,同时也是一位集诗、书、画为一体造诣颇深的文化大家,可是相关的研究和挖掘却很缺乏。建议,深挖潜力,多渠道、多形式,抢救性地做好如宋伯鲁这样的历史文化名人的研究、陈列、宣传工作,将其纳入博物馆建设工作,以进一步丰富和增强博物馆建设的实力。

(编辑 冯书亮)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