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李氏文化作为甘肃独具特色的四大文化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地域特色。古陇西郡地域辽阔,西起今兰州,东至今宝鸡,北达今银川,南抵今广元,这片广袤的土地孕育了独特的李氏文化。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当年省委省政府的老领导们高瞻远瞩,高高举起了“陇西李氏文化”这面我省独有的统一战线品牌与旗帜。在老领导李子奇、孙英、张吾乐等人的积极倡导,以及省委、省委统战部和省级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多年来,依托定西市、陇西县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前后投入巨大,李家龙宫等景观景点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首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以及此后数届“陇西李氏文化旅游节”,扩大了影响,奠定了全天下李氏族人前往甘肃寻根祭祖的物质与精神基础。
“天下李氏出陇西”这一理念,已深深烙印在海内外亿万李氏宗亲的心中,成为他们普遍认同的精神纽带。在甘肃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成立之前,众多海外李姓华人选择前往台湾祭祖,而如今,陇西已成为李氏宗亲心中的圣地。这一点,值得定西人、甘肃人,尤其是李氏后人倍加珍惜。
姓氏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演进历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对民族的发展繁荣、国家的统一团结以及中华文明的传承光大,均有着深远影响。
在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中,上古时期,除中国外,其他国家仅有名而无姓。直至公元前3世纪的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才初现“姓”的雏形。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后,欧洲再次陷入有名无姓的阶段,直至9世纪,意大利各城邦才逐渐开始使用姓氏;11世纪,英国贵族有了姓氏记载;直至16世纪,英国、15世纪法国、16世纪德国才较为普遍地使用姓氏。印度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才出现姓氏,日本则是在明治维新后,于1870年和1875年两次由政府颁布法令推行姓氏制度,至今不过150余年。而中国,早在甲骨文所代表的母系社会时期,就已出现带“女”字旁的姓氏,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姓氏文化的源远流长与独特魅力。
姓氏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使人类摆脱了动物的乱伦与愚昧,迈向了文明的新阶段。
陇西李氏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既是中华姓氏文化的璀璨瑰宝,也是民族根脉传承的杰出典范。深入研究和弘扬陇西李氏文化的精髓,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和谐大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我国最新的人口普查(第七次全国普查)及互联网调查数据,在全球前20大姓氏中,李姓人口达1.20亿,其中中国大陆约有1.009亿人;王姓人口为1.05亿,中国大陆约有1.015亿人。中科院遗传所对李姓人口进行抽样分析后发现,李姓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7.9%。如此庞大的人口群体,无疑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与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我们应深入挖掘李氏文化中忠孝仁义、崇文重教、自强不息、家国情怀等积极元素,深入研究其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探寻陇西李氏文化的优秀内涵。努力将其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加强与海内外李氏宗亲的联系与沟通,增进亲情、乡情和友情,共同推动李氏文化研究迈向更高水平。不断提升甘肃陇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陇西县应围绕建设天下李氏寻根祭祖圣地和世界李氏文化中心的目标定位,大力弘扬陇西的历史文化、李氏文化、民俗文化和中医药文化,持续提升“中国药都·李氏故里”的品牌形象,全力打造世界李氏文化中心,谱写“赓续李氏文化文脉、赋能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我们还应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弘扬和传承李氏文化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深入挖掘李氏文化的时代价值,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动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作出更大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时光回溯到26年前,“甘肃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创会会长、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在总会第二届理事大会的现场,带着对李氏文化研究工作的殷切期望,缓缓却坚定地说道:咱们搞李氏文化研究,得把眼光放长远些,把格局打开,始终跟着党的中心工作走,这样才能让这份文化传承得更好、更远。
文化研究工作要遵循“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原则,坚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摒弃封建糟粕,汲取优秀精华。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广泛团结大多数人,得到省委、省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老书记还指出,学术研究无禁区,但对外宣传要有纪律,要避免内部矛盾,树立大局观念,讲求团结。
对此,我的理解是,文化研究的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大团结。因此,凡是有利于团结的,我们都应积极拥护;凡是制造分裂、阻碍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我们都应坚决反对。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追溯几千年的老祖宗是为了推动今天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团结,我们就应大力支持和鼓励;如果只是为了制造分裂,或为分裂寻找依据,那就毫无意义!这是我的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本文作者:李斌,男,汉族,1967年8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原任甘肃省定西市政协主席;
现任:甘肃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甘肃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会长
参考文献:
百度Al助手
《话说陇西堂》李维平
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第二届理事大会上的讲话---李子奇 1999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