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正文

八德学堂丨用“文化基因”滋养孩子的心田

时间:2019-05-24 21:27:39    来源:八德学堂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今年又有800多万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读了几年大学,应该像羽翼丰满的雄鹰具有翱翔蓝天、搏击长空的本领。但事实并非如此,不少大学生却在最具青春活力的年代对前途和人生感到迷茫。比如:

自己需要考研吗?

毕业以后该干什么工作?

是出国发展还是留在国内?

……

    曾在火车上遇到了两个某高校法学院大四的学生,和他们聊天后突然发现,大学生对前途的迷茫绝非个例。这是每一位望子成龙的父母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在基础教育中我们失去了太多“扎根”的东西——文化基因。《易经》曰:“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但我们的文化却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以文化人”的作用。从小学到大学被疏离于中华文化之外的孩子,等于被文化之母所遗弃,成了“无根”的孩子。结果,出现了文化抑郁与惶感,又怎能以健康的心态,坦然面对荆棘丛生的未来人生?


    其实少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唐诗宋词。

中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送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从大师到庶民,中国文化就这样薪尽火传,浸润着一代又一代,如同中秋那一缕淡淡的月光被先人渗入魂灵、化作基因。

     那么,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是否就不再需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和唐诗宋词呢?习总书记在北师大关于教材编写的那番感叹,让人品出几分沉重。总书记很不希望把经典的古代诗文都给去掉,换成西方的,“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些诗词都好,从小就应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眼下的基础教育,国学经典的浸润不尽如人意。


     而今,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世界被一“网”打尽,孩子们目迷五色,连教育界也有些不知所措。“文革”让我们遭受了严重的“内伤”,如今又被各种诱惑渐次蚕食,除了语文课本中的零星古诗文,中小学生已经没有亲近国学经典的机会。上了大学,术业有专攻,离经典更为遥远,他们对古代经典、诗词歌赋、德音雅乐的隔膜,就不足为奇了。至于“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大丈夫气概可谓是荡然无存。


     这样的现状,颇令人扼腕。要知道,那些美妙蕴藉的经典诵读,不独培养出中国孩子典雅的表达,更能滋养出峨峨兮若秦山、汤汤乎如流水的文化基因。所谓文化基因,则记录着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语言、艺术、思想、文化,历史,展现的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这才是教育的灵魂。

     一个曾经落后挨打的文化古国,在经济高速起飞之际,暂时因无暇回顾而失落了经典教育,或还能理解。但是,当物质生活渐次丰盈,对文化基因的追寻甚至重建,就显得迫在眉睫了。总书记打破当下教育“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号令已发出,教育部消除这一“顽瘴痼疾”的决心已定。涵盖大量国学经典的部编教材将惠及全国的中小学,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时代终于到来。需要提醒的是,切莫抱着为了“考试”而学经典的心态,否则国学经典则变成了毫无智慧可言“知识”而已。这样就失去了文化传承的意义。


     经典教育的功用,是让孩子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养成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的品质。让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永不断流,滋养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这是每一位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担当和责任。

扫码关注八德学堂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