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新闻>正文

桐柏县黄岗镇:桃子熟了 果农笑了

时间:2020-06-06 08:01:58    来源:中报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中报网讯(乔正飞 韩小宝)眼下正值油桃、桃子上市的季节,在黄岗镇大棚村沙红桃种植基地,一个个色泽娇艳、个头均匀的桃子缀满枝头,鸭蛋大小的油桃从绿叶间探出头来,泛着油亮的光泽,煞是喜人。看着眼前的景象,基地负责人骆成刚打开了话匣子。


     “现在沙红桃种植基地已经发展到1.4万多亩,除种植沙红桃外,还种植油桃。此处种植的沙红桃因个大、均匀、肉厚、味美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好多经销商都直接到基地来拉桃。基地带动大棚、斗称沟等村30余户贫困户发展桃树种植,一亩地按3000-4000斤计算,每斤市场价1.2-1.5元,亩均收益4000-5000元,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就拿我村苏加棚组贫困户骆成贵、胡广群来说吧,二人几年前分别种了40亩桃树,年收入10万多元,靠着种植桃树早已走脱贫致富的快车道。”说起这些,骆成刚脸上的笑容也不由地舒展开了。


     提起骆成刚,镇里好多人都很熟悉。骆成刚,男,现年45岁,黄岗镇大棚村人,党员,桐柏县益农果品专业合作社社长。为带领家乡群众脱贫致富,骆成刚于2004年返乡创业,发展沙红桃种植,近十年来,他发动本村及周边乡镇其他村农户种植沙红桃万余亩,多次被授予致富带头人、优秀创业青年等荣誉称号。
2004年,骆成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郑州返乡创业,他和本村三个头脑灵活有着发家致富愿望的年轻人,设想着如何把闲置的荒山变成一座座“宝山”。经多方考察论证,最终决定试种日本沙红桃,并于2005年开始治山整地,统筹整合土地资源,种植沙红桃6500余亩,初见效益时亩均净收益5000元。这一数字对于当时靠种地为生的庄稼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一下子把几十年来的传统种植模式推翻了,大棚村农户纷纷效仿。由于当时许多农户靠种植传统农作物仅能维持生计,有种植愿望却没有资金,而种植沙红桃前期投入较大,三年后才能见效益,好多群众只能望而却步。骆成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提出由他带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购买种苗发放给农户,等农户见效益后再付种苗款。就这样,首批跟种者罗付兵等20多家农户积极参与进来发展沙红桃种植,这批人已成为年收入近十几万的致富“排头兵”。
作为益农果品专业合作社社长,骆成刚更多时候考虑的是果农的收益,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及种植品种的不断增多,骆成刚付出的更多。到了收获季节如果桃子不能及时运出,会给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严重挫伤果农的种植积极性。为了能让果农的产品卖个好价钱,骆成刚多次外出考察联系经销商,并注册了益农果品商标,实现了在网上订单销售,解除了果农的后顾之忧。“放心,有我在,绝不会减少大家的收入,亏了算我的! ”骆成刚的话给大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沙红桃种植主要靠技术,因为这一句承诺,骆成刚每年都要倒贴几万元为果农免费提供技术服务。
镇党委、政府对骆成刚的致富带富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黄岗镇的沙红桃种植已初具规模,刚好与黄岗镇发展战略不谋而合,形成了“春赏花、夏采摘、秋看红叶”的全域旅游格局。如今黄岗镇沙红桃种植区域辐射到枣树岗、高店、刘老庄几个村,这与骆成刚无私的付出也是分不开的。
骆成刚仅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党员,但他有一颗火热的回报家乡的心,他当初回乡创业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早日奔小康,他不图名不图利只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的面貌和父老乡亲的生活条件。如今包括大棚村在内的好多农户都通过种植沙红桃在镇里、县城里买上了房子,实现了过上幸福生活的梦想。骆成刚说:乡亲们依托山区资源优势,找到了开启致富门路的金钥匙,但以后的路还很长,需要做的事儿还很多,希望带领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致富不忘乡邻”--骆成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富不忘本,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诺言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