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知识塑造一个人的人格,左右人的眼界,影响人的观念,启迪人的思维……
善媒体,本次观察教育界的思想与爱!

1月10日上午,郑州慈善总会会长姚待献和副会长王合生等一行专程来到大山教育集团慰问走访,关心郑州本土民办社会基础教育发展,了解郑州慈善总会下设慈善基金的运作情况。
姚待献会长等在大山教育集团董事长张红军陪同下,悉数察看教室、教研室,观摩课堂教学,亲切问候教职工代表,详细了解公司发展、业界动态、“公益图书馆”等慈善项目开展和党员带头做慈善等情况。

在集团公司小会议室,姚待献会长详细听取了大山教育集团董事长张红军的工作情况介绍。
张红军从以下三个方面讲述大山的教育追梦、业界发现、慈善诚意。
一、大山的“教育追梦”
大山教育集团从1998年成立,根在中原,面向全国,已运营21年。从3个员工发传单招生,到今天成为轻资产、实业型上市企业,一路有荣耀、有坎坷……但一直在追梦。
教育的实业体现是什么?张红军认为,是教师的知识和智慧!
目前大山教育集团拥有教师和职工约1500人,2018年工资和奖金支出超过一亿元,房租约超过5000万元,成为郑州市社会贡献突出的文化企业。
二、大山的“业界发现”
“大山”教育致力于成为“未来教育”的推动者,驱动学生提升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能。
现代教育需要机制推动,并需要解决多重问题。包括:教学内容的标准化、教师提升复制化、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过程可视化等。“大山”教育是探索者和实践者。
张红军认为,一旦企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必须要用超强的机制,才能继续发展。
三、大山的“公益图书馆”和慈善诚意
目前,大山教育启动“公益图书馆”项目,希望给所在区域的孩子提供免费的放学后学习场所,帮助孩子和家长实现安全、快捷学习的梦想,更好的融入城市生活。
大山教育其实从2004年就参与社会公益,这些年不同形式的做公益,包括2018年安排20名老师支教到沈丘县,捐书千余本,帮助困难家庭等等。
张红军表示,大山教育做公益慈善,是发自内心的志愿和由衷的呼唤。希望真正做点慈善,而不仅仅是为了减免税收等现实问题……

姚待献会长认真听、认真记,之后作了讲话,表达了高度赞赏和殷切祝福。他指出四点:
第一、“大山教育”要走大企业之路
目前大山教育有1500名教职工,勤奋工作,刻苦学习,充满激情,公司体现出了好队伍、好局面、好前景; 这是公司做大做强做优做久的重要保证。
走访大山教育集团,让郑州慈善人开阔了视野,这里有创新、有执着、有前卫、有高端,可喜可贵可贺。
第二、“大山”标识和慈善意识
无论在任何地方,企业做的越大,越是优秀的企业家,越关注和践行慈善公益。同时,慈善公益无疑会助推企业的发展壮大,相辅相成。这就是我经常所讲——善爱德荣,兴业润世。
大山教育开展得丰富多彩,卓有成效,而且主动参与郑州慈善公益事业,帮助许多困难群体度过难关。这些贡献都将载入郑州史册,产生长远的积极的影响。
第三、兴办“公益图书馆”,依靠公益力量解决“社会问题”
姚待献说,现在接送小学生上下学是个社会问题,每天都可以看到家长排着长队接送孩子,一个小学生牵涉多名家长不安宁。
逐步解决许多家长因工作太忙、没时间接送孩子等问题迫在眉睫。建设公益图书馆是个好办法,用公益项目来推动这件关系民生的事情,具有现实的意义,肯定会受到市民的欢迎。
第四、广大教师尤其是共产党员要带头做慈善
当听到该公司目前有200余名共产党员积极发挥作用时,姚待献说,广大教师是新时代最受尊重的人!
教师本人要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健康向上,从小培养奉献精神、公益意识,为社会为他人谋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