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新闻 > 各地新闻>正文

永城老城印象:寻找尘封的记忆

时间:2018-09-27 11:47:11    来源: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岁月老了,老城似乎也成了记忆。
  说是老城,其实就是城关镇,现在的西城区,以前的永城县城。岁月更迭中,曾经的县城成了老城。自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割彭城、睢阳二郡之地置永城县,始名永城,至今已有1400余年,治所一直在城关镇。1996年,永城撤县设市,市政府迁往东城区。


旧式民居

  曾经的年月里,老城的街道散发着青春和活力,拥挤与热闹是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如今,老城繁华依旧,却结束了在长达1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永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程。
  近日,记者来到西城区,寻访记忆中的老城。
     大隅口
  大隅口,这个老城解放路与中山街交叉口,曾经老百货大楼、汽车站、人民医院的所在地,无疑是老城最繁华的地段,是永城人曾经逛街购物出行的首选。永城人都知道这里叫大隅口,但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却有些说不清。
  有人说大隅口其实应该称为大禹口,是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水流出去的地方,故名大禹口;有人说应该叫大鱼首,说是大鱼死在那里,鱼的头化成了大隅口;也有人说,其实应该是大隅首,简单来说就是十字路口的意思。一座城里十字路口很多,叫隅首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城中心,有时也分大隅首和小隅首……众说纷纭,虽然并不能确定大隅口名字的由来,但在老城生活的老人,不少人都称它为无影山。
  无影山,说的是大隅口地势像山,而不是山。关于无影山还有一段久远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永城地势低洼,十年有九年闹水灾,水堰城墙常常被冲垮,百姓苦不堪言。后一游方道士来到大隅口东边的一家酒店前,拿了一个总也装不满的酒葫芦打酒。店主人做生意讲究“诚”字,收一葫芦酒钱,却向葫芦里灌了几坛子酒。道士感恩于店主人的诚信,施法让老城东西大街像鱼脊般高高隆起,大隅口是最高处,像是一座山;又在城墙上留下“山无影,酒有根,永诚,永城,永埕”的字迹。从此,永城再无水患,无影山的传说也流传下来。
  也有人称永城是凤凰城,说大隅口东南拐角的一棵梧桐树曾引来两只凤凰来此落户,后被人用计捉走。凡此种种,颇为不经。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隅口一直是永城最具影响力的地标之一。

    十八弯
  十八弯不是山路,而是泛指老城旧居民区中日渐形成的一大片狭窄的胡同区域。这片牌坊街以西、解放路以东、中山街以北、沱河以南的区域,虽然没有十八弯的山路,但却有八十八弯都不止的胡同。
  十八弯是永城县城最初的居民区,这里有破旧的老屋、斑驳的墙壁、陈旧的木门,以及那九曲十八弯的胡同。说是胡同,其实只能称之为小巷。这里大部分道路太窄了,有些甚至只能容一人通过,这是居民们建房时相互挤占道路导致的。据说,解放前已经形成这样的格局了。小巷之窄,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话说,你要是个胖子或者骑辆自行车,你都不容易过去。
  旧时,十八弯里遛街串巷的商贩很少,路人也不从这里通过,一是因为狭窄不好走,二是因为很容易迷路,三是这里的窄巷九十度角地拐来拐去,不走到拐角根本看不到还有路,很多人都是进巷口后,以为路不通就退出来了。


弯曲小巷

  较宽的胡同口往往都在十八弯外围,生活在这里的老人特别喜欢聚集在这里闲坐聊天打牌,一见到有人刚进去就退出来,就哄笑着说:“进吧、进吧,里面有路,走哪儿都能出去。”连常住居民都容易迷路的十八弯虽然难走,但老人们绝不是坑人,因为这里巷子虽多,但照着一个方向走总能出去,只不过可能出去时已经偏离你原来的目的地。
  近年来,老城大规模进行旧城改造,十八弯也被拆除了大部分,剩下的小巷静静地安卧在安静的角落,等待着被拆除的命运,仿佛诉说着这里昔日的喧闹与即将来临的新生。
     秀才营
     在劳动街中段路南,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向南通到文翠街,这条普通的胡同就是秀才巷,群众也称它为秀才营,因为这个地方出的秀才多。

  相传,明清两代此胡同的读书人颇多,考中秀才者亦较多。还有一种说法,秀才营中有一人与主考官相交甚笃,有一次主考官主动上门询问可有子弟考秀才。此人说:我家子孙学识浅薄,写“丁”字都不知钩勾。于是此年试卷上凡写“丁”字不钩勾者皆中了秀才。当然,此说为讹传。
  在明清两代,秀才巷的西面紧靠黉学和太丘书院。黉学是永城儒学所在地,太丘书院是当时永城的最高学府。在太丘书院上学的有两种人:一种是秀才,他们在这里学习以便参加每年一次的乡试考举人;一种是官员和富家子弟,他们读完“四书”后,在书院继续攻读,经过童子试考取秀才。太丘书院学子最多时达一千二三百人。由于秀才巷特殊的地理位置,一些来自乡下在太丘书院学习的学子没有地方住,就在书院附近找些房子安身,秀才巷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巷子里住的秀才多,也就成了秀才营。
     三台阁
  三台阁位于老城永宿路与胜利路交叉口,在永城名气很大,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明清时期,三台阁是老城城东的地理坐标,据说过去在城外十几里路都能看到。
  据城关镇东关村老者说,三台阁是一座城楼式建筑,楼顶起脊,雕梁画栋。整个阁楼从地面到顶部高约13米,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建筑物呈对称分布。

  三台阁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又有什么作用呢?据清代康熙版《永城县志》记载,三台阁是明朝万历年间永城县令魏纯粹于1608年修建的,当时修建三台阁的目的是为永城籍在外高官彰显功名与政绩。所谓三台阁,即为官居总督、巡抚、布政使以上的官员(按照明朝官制,总督叫制台,巡抚称抚台,布政使是藩台)所建的阁楼。1635年夏,李自成率军从宿州沿隋堤进入永城,首先对三台阁发起攻击,临走前将三台阁焚毁。不久,永城县令周正纪重修三台阁,恢复了这一胜迹景观。以后的几百年里,三台阁一直巍巍矗立在永城大地。1938年5月,日军进攻永城,三台阁被摧毁,成为一堆废墟。解放后,三台阁遗址被居民盖上民房,从此三台阁彻底消失。但是,三台阁已经演绎成为永城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
      相让胡同
  “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一墙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相让胡同的故事,在我市家喻户晓。相让胡同在老城中山街路南,是一条长约60米的南北胡同。现在,胡同两边已经建起楼房,古貌已难觅踪迹。但是,相让胡同依然存在,相让胡同的故事传承不衰。

  据说,明代时相让胡同很窄,仅能单人行走,最窄处,行人穿过必须侧着身子。那时候,胡同两侧分住着汪、练两家大户。汪姓大户有人在兵部任提督,练姓大户有人官居都堂。两家大户因盖房各不相让,打起官司。为打赢官司,练家给官居都堂的亲属写信,都堂阅信后哈哈大笑,遂提笔赋诗一首,诗曰:“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一墙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此诗教育了练家,盖房时主动让出一墙,胡同得到了拓宽。后来,汪家见练家主动让出一墙,自觉惭愧,就跟着让出一墙,结果成了一条南北胡同。因练家先让,受人尊重,人们就称胡同为“练胡同”;又因汪家也让出一墙,“争之不足,让之有余”,人们为赞美两家谦让的风格,改为“相让胡同”。
     崇法寺塔
  崇法寺塔,坐落于老城宝塔路中段北侧,是一座平面八角形的砖砌楼阁式舍利塔,共九层,塔高34.6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是崇法寺寺塔,属古寺院中的舍利塔。从地宫中出土的石函刻铭可知,崇法寺塔于1093年3月25日开筑地宫,落成于1098年。地宫内存有释迦多宝二如来真身舍利,实属罕见。

  从宋时至今,崇法寺塔一直是永城的地标性建筑,挺立在一望无际的豫东平原,与东北方向的芒砀群山相望。据说,常有云雾围绕在崇法寺塔周围,“宝塔盘云”故而成为古永城八景之一,崇法寺塔也因此闻名于世,成为永城这座永远之城繁荣的象征。
  可惜好景不长,由于金人入侵,宋朝的首都由汴京迁往临安。尔后,崇法寺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南宋连年战乱,崇法寺最终毁于战火,只留宝塔独存,见证着永城的历史风云。
  崇法寺塔此后历经900余年风雨剥蚀,明清虽经几次修复,仍有破损。现如今,近千年过去了,永城发展日新月异,崇法寺塔也焕发新辉,巍峨伫立在永城大地,注视着这里的世事沧桑。
     忠烈坊
  在老城,有一条南北大街叫牌坊街,因街中心有一座青石牌坊而得名。

  可不要小看了这座青石牌坊,它是1628年明朝皇帝专门下旨为永城人、兵部尚书王三善建造的。牌坊宽6米,高10米,正中是一只栩栩如生的麒麟,身上驮着“圣旨”二字。牌坊上宋体阳刻圣旨:“崇祯元年奉圣旨:王三善捐躯报国,忠义可风,准赠兵部尚书,荫一子,锦衣卫正千户,世袭,仍赐祭葬立祠并与他谥以旌死事封疆之臣,该部知道。”
  据知情老人介绍,该牌坊原名叫忠烈坊,俗称王牌坊,毁弃于“文革”时期。虽然牌坊已毁,令人惋惜,但牌坊之名借街道留存下来,仍堪以告慰。
     东西南北四关
  老城早年曾经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东关知道轻重、西关知道厚薄、南关知道远近、北关知道深浅。东西南北四关,指的是城关镇东关村、西关村、南关村、北关村附近。东关知道轻重,说的是当时东关做生意者多;西关知道厚薄,是指西关打席者多;南关知道远近,说的是南关抬轿吹唢呐的多;北关知道深浅,说的是北关以打鱼为生者多。这是城关镇四关特色的高度概括与写照,充分展示了城关镇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文化深邃,至今仍影响着永城人对西城区的认知。
  世事变迁中,岁月的长河不断向前流淌,也许老城的一些事物终将变成记忆,但老城是值得骄傲的,它的一切展现着永城曾经的昌盛和繁荣,彰显着深厚的底蕴和开放的胸怀。老城虽老,可一天也没有停止发展与成长,旧城改造会让这里凤凰涅槃,再现辉煌。而它的未来,必将在变迁中诉说着永城的发展与兴旺。对此,我们应满怀期待,因为这已时日不远。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