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新闻 > 各地新闻>正文

“数字浪潮”席卷而来,打通数智化经济社会“大融合”

时间:2022-06-06 17:20:53    来源: 中报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编者按:

在探寻世界新大陆的过程中,信息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双重演进与融合引领着新一波数字化浪潮——数智化。数字技术和技术前沿呈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世界呈现从工业化到信息化再到数智化的大趋势。在此背景下,围绕数字化与智能化压缩式、并行式的融合发展之路,对经济和社会的数智化发展的全方位解读将为数智化转型发展升级中的政企人士提供参考。

导语:

今天,我们讲数智化、讲融合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展,很多时候是一种技术表达。而技术,离不开分工与专业化的问题。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我们要融合,是因为我们有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分工、有不同的立场,也是基于专业化和分工的发展,我们才需要融合。可以说,融合这枚硬币的另一面就是分工与专业化。

那么,什么是数智融合呢?怎么判断我们是否实现了融合发展呢?首先是技术的融合、数据的融合、场景的融合、生态的融合、产业的融合,融合推动创新,创新推动转型,转型推动发展。融合发展着眼于理解、连接、赋能的进阶式核心理念,强调基于数字中国多元治理场景,广泛利用数智化技术,驱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与数字社会大融合大发展,从而有效回应数智时代形成的新议题、新阶层和新社群。

工业革命探寻打开未知世界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他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他举了一个服装针扣劳动分工的例子。那时,纺织制造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服装需要用扣针缝上。这根针虽然简单,却可能是整个服装制造环节的短板。基于分工,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铁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分工使扣针的制造成为一种专门职业。分工以后,熟能生巧,人们更专注、更专业,效率也更高。在亚当·斯密的这个例子里,如果不分工,一个人单独制针,每天最多能制20枚,也许一天也难造一枚,但是经过 18道工序将 10人分工后,平均每人每天可以生产 4800枚扣针。

然而,分工却不是亚当·斯密的发明。分工现象在生产、生活中早已出现,它只是人们基于现象做出的总结、归纳与解释。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分工一直没有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呢?一个可能的答案是因为市场。

我们回到15—17世纪,这是大航海时代。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上,东西方的文化和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一个全球化的市场正在快速形成。一个基于专业化和分工的工业革命随之到来。

工业革命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在工业革命极高的效率和极低的成本面前,自给自足和独立自主不再是一种选择,传统的小农和个体化体系被逐渐瓦解或融入市场体系。

信息技术引领认知革命

为什么市场如此重要?分工的结果是不确定性,是库存,是对他人、订单和产业链的依赖,而专业化的深度分工会对市场高度依赖。事实上,分工的前提是交换与市场。基于组织内的分工与交换产生了企业,基于产权与组织之间的分工与交换产生了市场。如今,我们谈订单、谈库存、谈供应链和产业链、谈标准化的交付,都是企业深度参与市场专业化分工的结果。

跨国企业和互联网龙头企业的崛起是信息时代最显著的标志。它从组织管理和生产营销上极大地扩展了全球有效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大幅降低了企业内部管理的成本,提升了组织的稳定性。科斯有个著名的企业边界理论,即企业有扩张的边界。他认为,当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费用低于市场交易费用时,企业配置资源的机制就会代替市场机制。科斯定理还认为,交易成本决定了企业是否愿意采取分工方式来完成某项任务。换句话说,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企业的边界。

如今的分工已经不是亚当·斯密看到的工厂内和企业内的简单分工,而是变成行业、城乡、地区,甚至细化到产品内的分工,并基于分工产生了很多专业化的部门、组织、岗位与职责。

如今,我们的分工如此广泛、深入、细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在部门和岗位上如此固化,以至于创新和战略成为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有限空间内的单调重复的工作极大地降低了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分工的结果是效率代替了体验。而在竞争激烈的服务业尤其是互联网领域,创新与战略更是分化成为一个职业。

然而,人不是机械。实际上,越分工,越融合,大分工需要大融合。产业链越长,分工与融合的需求就越大。分工需要交换,需要协作,需要与不同的人和主体沟通交流,以了解自己在市场中的专业与份额是否稳定,以免被市场淘汰。

盐与水的融合,一般叫作物理融合;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叫作化学融合,因为产生了新物质;大分工促进大融合,信息技术革命与工业革命的融合也产生了许多新技术和新物种,如以前的电台、广播、电话,现在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等。

数字化浪潮涌向大陆

互联网的发展是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融合的典型代表。它催生了一个新生的服务市场,也催生了一批互联网服务企业。曾经,我们见证了第一代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可是,互联网没有改变传统的服务市场。过去,传统的服务市场一直是一个本地市场,我们需要走进餐馆去吃饭,走进剧院看戏剧,走到大街上去打车。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服务业也在快速地发生改变,电商、直播等新产品、新服务层出不穷,平台企业更是异军突起,这是一个商业价值快速膨胀的时代。

如今,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智化技术的促进下,我们正在加速迈入数智化的时代。从“企业上云”到“云上企业”,企业已经开始看到云上智能的红利,构建以云为核心、数据为基础的技术、产品、管理和服务的创新体系。从商品到要素,从产品到服务,从技术到人才,线上线下加快融合,全球化、数智化正在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一个更加强大统一的市场、更加开放多元的数智社会正向我们走来。

与工业的规模经济不同,互联网不仅呈现范围经济效应,在加深分工深度和广度的同时,还创造了新的节点。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成正比。通俗地说,网络价值与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在具备网络效应的市场中,用户规模比产品本身更重要,而产品和平台价值由其用户规模决定。我们看到,不仅消费者在消费和生产数据,每一个可通信的智能产品也在生产与消费数据,它们都是网络节点。数智化链路纵深融合

数智时代是一个智能的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与制造业加快融合,催生了一系列智能产品,打破了手机、电视机、汽车等传统行业的天花板,也让数据开始成为生产要素,让数据资源开始成为资产。这也是一个智慧的时代。数据正在定义我们每一个人,定义我们的产品,定义我们的企业,定义我们的行业,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互相碰撞,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加快融合。这是一个全要素、全渠道、全平台、全融合的时代。数智技术推动并进一步压缩时空,“地球村”进一步浓缩,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创新,企业也基于全球化的平台开展竞争与合作。这也是一个消费者(用户)主权崛起的时代,数十亿消费者在各种平台上实现连接互动、互联互通,消费者对商品、服务和平台的选择范围大幅扩大,个性化的需求更加多样,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弹性大幅提升。

具体来说,制造业企业如何面对一个拥有数十亿消费者的在线市场?互联网企业如何管理分散在全球的数十万员工?政府如何做好对数以千万计的企业的监管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服务?

数智化是技术融合创新的结果,也将继续促进技术、经济与社会的融合创新。毫无疑问,在政企领域,很多先行者已经意识到身处数智化浪潮中并正在积极拥抱数智化。对很多企业来说,数智化首先是一个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其次才是一个发展过程。看到变化并积极拥抱变化,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智化思维和观念。同时,企业具备数据思维、系统思维和平台思维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也非常重要。

结语

数智化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需要久久为功,不断探索,持续精进。在大融合的催化下,相信我们会遇见更多数智化的同路人,遇见更多基于分工与专业化的“专精特新”企业,遇见更多本地化的数智化的科技创新与产品方案,遇见更多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物种,从而帮助更多的人实现高品质的生活。

作者:阿里云智能总裁、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 张建锋

内容来源:《数智化: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与数字社会大融合》序言

出品人:阿里云研究院战略总监 刘建强

关于阿里云研究院

阿里云研究院定位是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数智化转型智库机构,汇集多名来自数字科技头部企业、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和国家高端研究平台的资深专家,以“定义行业、洞察态势、拓展赛道、引领心智”为愿景,以“著书立说布道场,数智驱动新增长”为使命,以“引领数智化转型新思想”为目标,致力于“用科技探索新商业边界”。

研究领域涵盖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产业互联网,以及数字政府、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能源等政企各行各业数智化转型路径及商业实践,关注前沿科技趋势、数字创新、数字治理、新基建等方向。依托指数分析、战略顶层设计、行业数智洞察、产业研判、案例透视等多类型研究产品,阿里云研究院联合国家科研机构、顶尖智库、头部高校、行业协会、咨询机构、投资机构、合作伙伴和客户,拉通阿里巴巴集团各事业群,共拓研究新生态。与全球知名商学院共同开设数智创新学院、新国潮品牌加速器、新增长实验室等项目,举办高端企业家和高管培训,培育面向未来的数智化创新领袖。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