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独家报道>正文

桌布竟然是文物,新乡王氏家族的百年传奇

时间:2019-02-26 22:29:22    来源:中报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近日,河师大兼职教授、郑州市戏迷协会副会长、开封收藏家协会顾问、副会长郭力先生到新乡县老家考察郭仲隗纪念馆建设进展情况期间,从新乡县西元封村王家后人家中偶然发现了一对儿清代时期在家门口旗杆上悬挂的“明经进士”旗。这一对儿旗竟被其后人缝合到一块儿当桌裙儿使用。

据王家后人、新乡市非遗中心王明磊先生介绍,这一对儿“明经进士”旗是其家的家传实物,在清代时期悬挂于家大门口两旁,有光耀门厅之意。

王家大院的建造者是王氏家族第十一世祖王公荣先,他在其父王开运家道逐昌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以农耕为本进行农产品加工增值开始,种桑养蚕,操丝织绸,植棉轧花,榨油,开车马店,开饭铺,种豆开作坊。到卫河上游码头上开过载行,经营货运。后来,又在小冀街枣园开行店,经营干果点心、日杂、山货、布匹、颜料、医药和当铺等,小冀十字街往西路南半道街都是王家的生意,字号为“荣昌”。新乡县城、获嘉县城也有王家的生意。

王荣先与人为善,和气迎人,宽厚待人,自奉俭约,言之有信,治家有方,经营有道,淡於功名,孝父母、敬宗族,置千亩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清乾隆50年至嘉庆2年的十多年内,经王荣先手先后建造了三处宅院。

王氏家宅,位于村之大街偏西路南。现存这副宅院,属清代古建筑(清嘉庆二年)。此建筑一进四院,坐北向南。虎头门楼,高大雄伟。门前四级青石台阶,步步入门,长方形上马石分列两旁,青石断造的两个旗杆墩,分立两边。门额上高悬金字双匾,上匾写“大夫第”,下匾书“明经进士”。逢年过节门楼上大红宫灯熠熠生辉,映照得喜气盈门。

时光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王氏宅院也逐渐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王家后人也对此非常遗憾。随着政府对传统文化保护工程的不断推进,一批有识之士急切呼吁,要尽快恢复王氏家宅的原貌,让新乡的清代民居重见天日,为促进新乡的“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文化新乡增加亮点。

张新斌:我们文物工作者专门来考察过西元封村的王氏宅院,当时新乡县已经将该宅院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个宅院当地人称为“王宅”,该宅院比山西的乔家大院好得多,不保护好,非常可惜。

金鑫:在我所看到的河南省境内的清代民居,西元封村的王氏宅院无论建筑规模,还是档次应该是最高的,对王氏家宅进行恢复性保护有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新乡县合河乡西元封王氏家宅情况简叙

一、家宅的布局

新乡县合河乡西元封王氏家宅,位于村之大街偏西路南。现存这副宅院,属清代古建筑(清嘉庆二年)。此建筑一进四院,坐北向南。虎头门楼,高大雄伟。门前四级青石台阶,步步入门,长方形上马石分列两旁,青石断造的两个旗杆墩,分立两边。门额上高悬金字双匾,上匾写“大夫第”,下匾书“明经进士”。逢年过节门楼上大红宫灯熠熠生辉,映照得喜气盈门。

邻街的四间南屋是客厅。房内摆放着高大的硬屏上有名人的字画。向内院进二门。二门两旁有两棵高大的海棠树。每到春天海棠花开,飘香宜人。进入二院东西两厢房,是儿孙媳的闺房。正面是座过道大厅,大厅前左右植有石榴树,意示多子多福。大厅高大雄伟。大厅内宽大空荡,内放精工雕刻木制祖楼,供奉着列祖列宗的神牌。是祭祀或喜庆聚集的地方。东西两侧是暖房。走出大厅进入三院,东西是两个厢房,该院也有两棵大石榴树。

再往北走,进入后宅,后宅是三座二层楼房建筑。过了三阁门像进入天井一样,感到高深莫测,巍然颐颐。天井院内植两株香椿树,意谓高堂春福。

二、清代古建筑的构造

这座清代古建筑的构造是相当考究的。是砖瓦土木结构,地基深挖一米,用石灰混凝土和煤搅拌层层打实。这样既隔潮又踏实,几百年来历经多次地震,地基稳如泰山。它的墙是用砖和土坯壘砌起来的。里生外熟,里一坯外两砖,墙厚二尺余,卧砖到顶。砖是用豆萁烧制而成呈豆青色。这样烧制的砖既防腐又防潮,几百年不易风化。这每座建筑在壘砌时都是大起架。整个框架都是一樑两柱壘在墙内,房山头都有挎山樑。一檩一椠,把樑、檩连接得牢牢的。即使是墙倒屋也不塌。房上钉的椽子,都是四方体木材,四面过铇 子。椽子上铺的芭全是四方芭砖最少铺两层,多则三层。房上瓦的瓦,也是和烧制砖的工艺一样。瓦时一压三,起架高,房坡陡,下水利,压力小,不易漏。房脊和两山都装有五脊六兽。上房居上高者约一米左右。这样造起来的房子分外显得显赫、挺拔、巍严、玲珑。

整个院和屋地全是青砖铺砌。分外优雅利落。

三、宅院建造者王荣先

建造这样的一套宅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需要大量资金和精力的。建造者何许人也。据我们在公的家谱艺文的“恭輓序”及“墓志”中发现,他就是王荣先。

据道光三年春二月初四(公元1822年)皇清恩赐正七品衔太学生念庵墓志铭文中写道:曾祖讳卜年,岁贡生,品行文章推重一时。祖讳延祚以醇谨称。父讳开运太学生,半耕半读,家道逐昌。至公而富甲一邑矣。在恭輓归窀序文中说:公负姿颖异,淡於功名,孝父母、敬宗族,和气迎人,自奉俭约,无少吝以故乡党邻里。置负郭常验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公晚年谢绝世务,以医药自娱,遵古处制丸散。无论远近亲疏,求无弗予不素置。公之盛德弗衰,国家气运隆盛。人多寿考台发黄背扶杖观游,共乐昇平之天,猗欤盛哉!殊恩特沛赐我公以正七品衔荣身。

王公荣先,字念庵,是王氏族第十一世祖。他与人为善,和气迎人,宽厚待人,言之有信,治家有方,经营有道。在父开运家道逐昌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以农耕为本进行农产品加工增值开始。种桑养蚕、操丝织绸;植棉轧花,榨油;开车马店,开饭铺;种豆开作坊。到在卫河上游码头上开过载行,经营货运。后来,又在小冀街种枣园。开行店经营干果点心,日杂,山货,布匹,颜料,医药和当店等,小冀十字街往西路南半道街都是西元村王氏字号“荣昌”的生意。新邑、获邑也有荣昌的生意。

清乾隆50年至嘉庆2年的十多年内,经王荣先手先后建造了三处宅院。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处宅院西邻建造的比这个还要好。邻街南屋客房有出厦、隔扇大窗。进二门中间是对大厅,后院三座二层高楼。是当时的正宅,后称之为北院。接着修对面路南宅院,样式和现在的这个相同,就是木料比这个大,楼也高。后称谓南院。到嘉庆二年(公元1796年),把修前两宅剩下的材料,才建造起现在看到的这处宅院,后谓之东宅院。

王公荣先,生于乾隆二年三月二十四日(公元1736年),卒于道光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公元1821年)。寿开入帙之六(享寿86岁)。王公生之时代正处乾嘉盛世,国之气运隆盛,给创业者以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为他事业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公之志拓,公之业光大,公之门闾者正未有艾也。今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公之后裔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正为建设小康社会,奋发尽职。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